經過了各種角逐之後,最後形成了一個簡單的盟約,在其中遇到了遭到危險的青州軍戰隊時,隻要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中,都應該盡力救助,否則,便會受到整個青州軍的譴責,即便是這樣沒有太多約束的盟約,到最後,也不過隻有大半戰隊簽訂,尤其是青雲宗諸多戰隊,都沒有加入其中。
更為直接的,還是很多戰隊陸續開始組成聯合戰隊,小的有一兩千人,兩個規模頗大的足有六七千人,這樣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闖入緩衝區之中,自然引來了眾多的圍攻,隻是實力強悍的他們,即便是麵對圍攻,也有了足夠的反擊之力。
很快,整個緩衝區的戰鬥,便陷入到了極為膠著的狀態之中,大半的戰隊,便開始了拚死的戰鬥,再沒辦法去完成任何任務,而且隨著戰鬥的不斷進行,雙方投入其中的力量也越來越多,到最後,甚至出現了小隊的靈使和金丹修士的介入,讓彼此之間混戰的規模不斷增加。
眼看著一場席卷力量越來越多的戰鬥,就要引發一場小的決戰,更讓人吐血的事發生了,麵對這樣的群體攻擊,雙方似乎再次有了默契,遠程攻擊驟然降臨。
麵對那些強大的,由戰爭堡壘發出的攻擊,戰隊的抵抗能力極為脆弱,很快,便有大量敵我雙方混雜的地方,被這樣的攻擊直接清空,尤其是那些組成大隊伍的戰隊更是欲哭無淚,損失極為慘重,甚至有些幹脆全員凋亡。
這樣的試探在到達高潮之後,很快便陷入到了低潮之中,雙方都意識到,這樣的對戰並不是最好的結果,而且隊伍越大,越不容易隱蔽行蹤,反而會讓戰鬥變得難以避免,很快,戰鬥便重新進入到了小隊戰鬥之中。
隻是相較於一開始的拚死戰鬥,現在的戰鬥往往都會進行一番試探,若是彼此實力相差不多,或者並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雙方稍一接觸,便會迅速擺脫對方的糾纏,進而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這樣一來,每個戰隊的戰鬥烈度在直線下降,每一次的戰鬥損失都不算太大,可彼此間的戰鬥數量卻在迅速提升,每天經曆十幾場戰鬥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可以算是習以為常,在這樣的情況下,戰鬥再次發生了變化。
之前的那等專項戰隊,在這等情況下,便出現了極大的問題,麵對自己針對的敵人,應對起來自然輕鬆自然,可麵對那些克製自己的隊伍,便極為難受,甚至會被對方認為是軟柿子而被瘋狂圍攻,造成損失慘重。
對方同樣是如此,各個兵種集中,自然能夠發揮出它們各自的特性,尤其適合大兵團作戰的要求,可以減少指揮者的麻煩,可當戰鬥變成了這等小規模戰鬥時,這樣的結構便不合適了。
沒人說得清,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反正雙方極為默契的開始改變了彼此的戰術,各個戰隊開始重新組合,對於自己的弱項進行加強,之前五百人的戰隊,現在大量出現六七百人的隊伍,就是因為進行了相應的組合,對自己的弱點進行提升。
對方同樣如此,那些奇妙兵種被迅速打亂,形成了一個個極具特點的小隊,經過這樣搭配之後,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隻是彼此都在進行強化,經過了一陣拚殺之後,發現依然奈何不了對方,便隻能重新歸於平靜。
這樣的滲透和反滲透,突破和反突破,每天都在進行著,前方的形勢也在一天接一天的變化,沒有都會有新的情況,現在的戰隊頭領,往往都會聚集在幾個固定的地方,不時交流自己了解的情況,並且及時作出應對。
若是對前方的變化稍不注意,自己出去戰鬥時,可能就會遭遇滅頂之災,生死之戰,對於人的曆練是極為強烈的,這些之前還感覺心驚肉跳的諸多戰隊,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曆練,已經迅速適應了現在的情況,損失已經大大減少。
隻是經過了這樣連綿的戰鬥之後,之前足有近二十萬人的大隊伍,現在已經迅速減少到隻有不到十二萬人的規模,三一之數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便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不知多少熱血流光,美好消散,卻已經變得習以為常。
剩下的這些才真正有了真正戰隊的模樣,尤其是那些經曆過一到兩支戰隊崩潰的家夥,更是成長速度極為驚人,作為青雲宗高層,對於這樣的損失沒有絲毫介意,反而高興於隊伍戰鬥力的提升和協作能力的提高。
這個時候,疾烈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緩衝區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