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蜂擁而來的敵人,在雙方距離足有十裏之時,隨著一聲令下,各個遠程攻擊的隊伍,便開始釋放出自己的攻擊,這些攻擊都已經事先進行了設計和演練,大半都是五行或者雷冰暗風之類的普通攻擊。
這樣的攻擊對於這些實力並不算強的敵人來說已經足夠,同時對於真元的消耗也不大,可以維持一個比較長的攻擊時間,整個隊伍更是分成了三波,進行交替恢複,以保證攻擊強度不會降低太多。
當然,在一開始的戰鬥時,要進行整整四輪齊射,就是要保證對方在攻勢最強之時,通過足夠強大的攻擊,給於對方足夠的打擊,將這一輪攻擊的高潮先行打下去,迅速進入到僵持階段,才能夠保證陣型的穩固。
上萬道色彩各異,威能強悍的攻擊,跨過並不算短的距離,卻依然沒有太多威力消耗,肉眼可見的,在對方陣營前方,三丈之內所有敵人被硬生生全部消滅,整個前鋒也變得不再平直。
隻是還不等眾人興奮,後方如潮水一般的人員,迅速將這些位置重新補充,再次恢複到原來的模樣,氣勢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出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氣勢,讓整個隊伍更加凝聚。
對於這等變化,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發現,更多的還是在命令的下達之下,近乎機械的開始釋放攻擊,再次讓剛才恢複的隊形倒下一片,等到第三次齊射之時,即便是已經視死如歸的戰士,在這樣如割草一般的死亡麵前,還是難以避免遭到震撼。
眼看著隊伍開始慢慢散亂,第四次的攻擊,便成了最關鍵的一擊,這一次的攻擊,威力明顯要比之前的攻擊更加分散,不再集中於前鋒,而是散布在整個陣型前方,每一次攻擊,都會清空一大片區域。
這樣的範圍攻擊,讓之前已經因為前方的損失而慌亂的隊伍徹底潰散,不僅是最前方的隊伍,整個前軍都有了崩潰的跡象,隻是在這樣規模的戰場之上,即便是你想要脫離戰場,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往前衝就是在找死,雖然也有一些狂熱的戰士,近乎瘋狂的向前衝擊,可不成隊形的攻擊,根本就不可能撼動前方隊伍,不過是隨手一擊,便可以將這些人擊殺。
慌亂之中,更多人處於本能的掉頭回轉,隻是在這等情況下,後方的隊伍根本就不可能任由這些人衝入自己的隊形,對自己造成衝擊,所以唯一的結果,就是將這些人擊殺。
更何況,這本來就是身後大本營的命令,臨陣退縮者殺無赦。於公於私,中軍隊伍手中的武器都不會留情,麵對這強悍軍陣,這些已經失去隊形,變成散兵遊勇的戰士,大半都來不及反抗便倒在地上,即便是有那勇猛之人,也不可能殺透陣營逃脫,不過是多掙紮一會兒罷了。
有那些聰明的家夥,會沿著雙方戰鬥的中間空檔,向著遠處奔跑,若是一般的時候,這樣的情況還有點希望,可此刻,卻並不是他們之前經曆的普通戰場,甚至不需要輕騎截殺,不管是那些法師的魔法,還是修士一方的淩空一擊,都可以講這些漏網之魚輕鬆擊殺。
等到雙方距離到達五裏之時,中間已經隻剩下屍體,再沒了阻隔衝擊之人,這個時候,後方的遠程隊形,並沒有停止自己的攻擊,隻是相較於前軍無力的防禦,中軍的防禦能力明顯更強。
半圓的護盾,騎兵手中閃動著乳白光芒的鷹盾,又或者一人高的大盾,一旦聚合起來,都能夠形成威力不小的防禦,彼此間力量的衝擊,在整個中軍防禦之上,激起各色光芒,卻並沒有馬上將其擊破。
這個距離,不僅是遠程隊伍,就算是很多中程修士,也已經開始駕馭自己的飛劍或者寶物,開始對前方進行定點攻擊,相較於那些規模攻擊比起來,這些攻擊對於點的破壞更強,往往一劍飛出,便有一人到數人倒地,有那實力強悍者,飛劍更是在其中縱橫往來,殺人如割草。
麵對這樣的攻擊,對方陣型之中,往往會有身上湧動強悍氣勢的強者出現,對這些飛劍進行糾纏,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或者影響到整個隊形的行動,隻是這樣風險也非常大,一旦有出頭之人,周圍的攻擊馬上就會集中攻擊,往往一擊之下便將這些高手擊殺。
當然,到了這個距離,對方也並不是沒有絲毫應對手段了,鬥大的冰雹風雪,銳利的巨大風刃,甚至是閃動著血光的白色光柱,都開始接二連三的對著青州軍最前方進行攻擊。
隻是相較於對方防禦的無力,修士一方的防禦能力要明顯強上許多,前方的防禦戰隊,各有自己的手段,各種結構的護盾悄然張開,身後修士更是紛紛張開自己的防禦,避免漏網之魚的傷害,即便是對方法師、巫師不斷施展,可帶來的傷亡實在有限。可這時,整個中軍已經有大半有了崩潰的跡象。
說到底,論起單兵實力,修士一方要明顯比對方實力更強,隻要還沒開始近戰接觸,便極難造成軍陣的大規模傷害,說起來,這些普通人組成的陣型,可以說是結結實實的炮灰,一場戰鬥下來,極少有人能夠存活,可他們能夠起到的作用,也不過就是消耗修士的真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