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巷有千裏(1 / 2)

老王沒有受過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製度,初中肄業,被勒令退學了,究其原因,大概是那場考試和幾次意外。

試題是論中國傳統式教育,語文老師在試前曾對作文標題進行詳細解讀,多方位分析和歸納,要求學生在寫作時,往精髓、積澱、貢獻、無法取代等領域進行拓展和延伸,說這是自孔子有教無類至今,曆萬代師表傳承並改進後的產物,值得讚揚和推崇。

班上同學把它當做了展示文采的舞台,不吝筆墨,大肆褒獎,文章結構清晰,思維嚴謹,內容有條不紊,孟母三遷和程門立雪的故事也被信手拈來,隻是議論文活生生寫成了說明文。

王東生觸類旁通,逆道而行,講事實,舉例子,論據充分,合情合理,隔壁王大爺家的西紅柿炒蛋,九塊錢一盤,單米飯要兩塊,單西紅柿炒蛋要八塊,這明顯不符合加減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說明課本知識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中國傳統教育應結合事實依據進行改革,不能脫離現實,背道而馳。

後來,他就被叫去了辦公室,老師痛心疾首,劈頭蓋臉罵了他一頓,考試成績作廢,記一次口頭警告。

數學老師是個更年婦,喜歡吹噓和顯擺,一日在課堂上說,我曾經獲得全市優秀教職工獎,院長親自頒發獎項,都上報紙了,還刊登了照片。老王無意說,是訃告麽。

之後,他就被放了長假,歸校第一天,生物老師說,其實黃鼠狼是不吃雞的,科學家某某做過實驗,把黃鼠狼和雞關在一起,第二天你們猜怎麼了?老王反問,懷孕了?

又離校一段時間,回來後,趕上校長演講,正是激昂慷慨處,“我是華夏人民的子孫,願意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王東生憋不住說了句,我是華夏人民。恰巧被班主任聽見,收拾包袱滾出了學校。

老王比一般人早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努力的方向在哪,輟學後打起了零工,因為未成年,被多家廠商拒之門外,走投無路,隻好幹起偷雞摸狗的勾當,後來被人當場抓住,進了局子。

有未成年保護法,沒遭什麼罪,拘留了一天就放了,但是往後的日子,過的非常拮據,父母雙亡,爺爺又在十年前走了,舉世無親,留得這身皮囊苟延殘喘。

長大了,進了縣城謀生,聽說服務業風頭正勁,是‘第三利潤源’,有高額回報,老王毅然投入服務領域開始打拚,從底層刷碗工做起,幹了半年,洗了八萬三千六百五十二隻盤子,還在原地踏步。

辭工後,從多方麵渠道了解到,銷售業房地產財源滾滾,發家致富相當快,去那準沒錯,應聘房地產銷售員前,在新華書店備足功課,熟讀《中式推銷》《浮沉》《圈子圈套》,結果是回去等電話,三個月沒動靜,才知道這事黃了。

輾轉幾個行業,都沒有收獲,身上的錢越來越少,眼看快沒米揭鍋,隻得幹回老本行,八年的磨礪,造就了一雙出神入化的手,沒有它摸不到的錢,也沒有它牽不走的羊。

盯住一個女人,正準備下手,沒想到是自己的老同學,還是當年暗戀過的女孩,時過境遷,她已是出落的亭亭玉立,顧盼生輝,老王有千言萬語,也隻能付之一笑。

自從那次邂逅,王東生深感自卑、無奈和惆悵,看看自己這副模樣,怕是人家早就忘了吧,一狠心,決定背井離鄉,去直轄市中海謀求發展,拖著工裝麻袋和黑色提包,鄉巴佬,終於進城了。

來到一線城市才發現,自己沒有親戚,連個落腳處都是奢望,還怎麼求發展,如果是孤身一人,倒也幹脆,天橋草坪,公園長椅,以地為床以天為被,隨便湊合一晚,沒什麼問題。

偏偏行李頗重,不放心露宿街頭,隻好在電線杆、指示牌上找出租廣告,一則蒼勁有力,鐵畫銀鉤,由繁體書寫的廣告引起了老王的注意,撥打過去,電話那頭是個老人,聲音沙啞,滄桑,柔和,讓他想起了早已作古的爺爺。

老人得知他要租房,說了一個地址,以及房租一百的信息後,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