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話說三國(2 / 2)

“你又得罪一個人了。”曾憲昌無奈歎氣,低聲說道。

“切,一個老頑固而已,有什麼好怕的。還能翻了天不成?”王東生不屑一顧。

“你不知道,那個陳老師,有親戚在學校高層,說話很有份量,一般人都不敢得罪他,他要是脾氣不好的時候,都能跟教研主任翻臉呢,你今天得罪他了,以後的路就更不好走了。”

曾憲昌對這個教師圈子甚為了解,解釋道。

“又是一個狗仗人勢的家夥,哼,我打狗從來不看主人!”王東生不滿,自己怎麼就沒有個勢力強大的做靠山呢,這樣的話,要什麼有什麼,別人都來巴結奉承自己了。

看來混黑道,斂財奪權,是個明智的選擇。

星期五上午沒課,下午最後一節班會課。

隨便在備課本上練了會字,教研主任親自來請王東生,說是校長找他。

陳老教師看著王東生離去,嘴角翹起,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讓你小兔崽子得罪我,等下你就得乖乖收拾東西走人了。

咚咚咚!

“請進。”

校長滄桑有力的聲音響起。

王東生推門而入,看見校長戴著一副老花眼鏡,很仔細認真地研讀羅貫中原著《三國演義》。

“校長,您找我?”王東生出聲問道。

“哦,小王來了?來,坐坐坐。”

校長放下書本,摘下眼鏡,招呼著王東生坐在對麵。

“這本《三國演義》我看過很多遍了,但是每每看去都有一番新的領悟,果真讓人獲益匪淺啊。好男兒當讀三國。”校長嘻哈一笑。

“三國有三絕,奸絕曹操,智絕諸葛,義絕關羽。羅貫中筆下人物刻畫繪聲繪色,堪稱鬼斧神工,極盡人間真性。確實不可多得。”王東生以前也拜讀過《三國》,隻是涉獵不深,淺嚐輒止,隻懂得一些簡單的情節發展人物性格罷了。

人都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校長一大把年紀,還捧著三國愛不釋手,如若不是他深諳世故,老謀深算,便是他溝壑滿胸,英雄遲暮。

“看來小王對三國也有所研究啊?”校長很讚同他的話,不過,三國演義自古至今都頗受爭議,有讚譽其為神作的,也有貶低為俗語的,個人見解均有不同。

“隻是閑來無事打發時間,並沒有真正研究過,比校長先生差太遠了。”王東生道。

“那你喜歡裏麵的哪個人物啊?”校長不以為然,好似來了興趣般,詢問起來。

“這個……”王東生撓撓頭,說,“很多,曹操,孔明,關羽,劉備,孫權,呂布,趙雲,曹植,司馬懿,周瑜,黃忠,馬超,司馬昭,陳宮……”

“行了行了,哪裏有一下子喜歡這麼多的?”校長聽得頭疼,立即打斷,不然指不定他將三國裏出現過的人物都說上一遍。“你先說喜歡曹操,那麼你認為這個人怎麼樣呢?”

“可愛的奸雄!”王東生坦誠道。

“哦?”校長好奇起來,“為什麼用可愛一詞形容他呢?”

“曹操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陰險狠毒,海納百川,又心胸狹隘,有大家風範,有小人嘴臉,懷英雄氣概,具兒女情懷,怒時閻王脾氣,喜時菩薩心腸。這麼多性情全部聚集在一人身上,除了可愛,又有什麼詞可以形容他呢?”王東生侃侃而談,除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他還看過陳壽著的《三國誌》。

兩部書中,曹操性格截然不同,一個是被扭曲的文學形象,一個是反應真實的曆史形象。

“曹操被許劭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外人隻道其奸一字,卻忽略了他的雄,他能在群雄並起,烽煙浪湧中,以卑賤之身起兵靖難,伐董卓,戰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征劉表,一步一步將北部中原的統治權收入囊中,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足以算得上是笑傲江湖的英雄之輩了。”

“換成誰,能做到如此?!”

“好好,說的太對了!”校長容顏展笑,心底讚歎,這哪裏是區區打發時間的人能夠領悟透徹的?沒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史學基礎,能有這般令人心悅誠服的說辭?

“曹操在三國時代,叱吒風雲,罕有其匹,可謂鼎盛一世。其實每個朝代都有能臣奸雄,隻是外人很難接觸不曾耳聞罷了,若是都能如《三國演義》般,以小說形式記入竹簡中,定能被奉為名著,傳後世,以謹續。”校長心中甚為歎息,除了《三國演義》演繹了當時朝代的爾虞我詐,陰謀陽計心驚動魄的群雄戰爭外,便沒有哪本可以算得上場麵恢宏,算計超群的傳世之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