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遊玩雖然被鬼子攪局,未能盡興,但因為親眼目睹邵學風和鬼子衝突,早有抗日情結的五十五班同學,在此後的幾天裏,沒事就會反複提起邵學風勇鬥鬼子的話題,而王智慧出手製住鬼子,因其動作過於隱蔽,大部分同學們沒看明白,邵學風又不便詳細披露,所以,邵學風便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足足享受了一禮拜男一號的待遇。
就連同桌控的郭彬、武晉東,都暫時放下了覬覦同桌的心思,亦步亦趨的跟定了邵學風,享受了幾天萬眾矚目的感覺。更有好事者,居然借此東風,發起了五中校草大評比,邵學風憑借文武全才的口碑,以高於亞軍三百票的優勢,摘取了太原五中校草的桂冠。
五十五班變樣了,與其他道聽途說者不同,所有的科任老師,都親身體會到了五十五班的神奇。
首先,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多了。
往往是老師事前準備的教案失效,老師剛剛提了個頭,學生就已經說到了尾,學生把課堂當做了自我表現的舞台,隨便哪位站起來,都能夠滔滔不絕,旁征博引,基本上說兒子的事,學生一講就追溯到老爸、爺爺,最後甚至於讓個別年輕老師,完全淪為看客,站在講台上,傻呆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輪講。在學生的教導下,理清了多年沒有理清的道理,聽完課居然恍然大悟。然後一想到自己是老師,怎麼把課堂這麼重要的陣地丟給了學生?“尼瑪,我是老師耶,怎麼學生講課的內容,竟然是我沒有學過的。”
於是,五十五班的問題,被報告到教導處。幾位科任老師不約而同來找領導說:“五十五班沒法帶了,這幫孩子不知道吃了什麼藥,幾天時間,學問大漲,都是大師級別的水平,我們教不了他們了。”
教導主任沉吟片刻:“要不,我們拆散了他們?”
“好主意。”幾位老師齊聲讚同。
“把五十五班拆散,分到其他班級,肯定能夠起到最強力的刺激作用和帶頭作用。讓全校同學看看,曾經的墊底班,曾經的問題少年,隻用一個月,就走在了全校的前列,什麼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五十五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教導主任興奮地說。
不久之後,輝煌一時的五十五班,悲催地被解散掉。成為太原五中曆史上最短命的班級。齊曉東學業圓滿,再沒必要在中學繼續耽誤時間。於是,齊曉東背後的某個神秘人物,又一次動用關係,把齊曉東轉離太原五中,直接插班到北京某所大學。邵學風、王智慧自此就算圓滿的完成了保衛齊曉東的任務。原以為會經曆一場驚心動魄生死相拚的保衛任務,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完結了,兩人都感覺有些無趣,這麼簡單的任務,有必要讓我們來做嗎?
其實,假如齊曉東正常上滿兩年高中,在兩年漫長的時光中,或許她的身份真會被人揭穿,由此引來各種危機也未可知。但王智慧動用填鴨秘笈,快速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直接導致了齊曉東順利離開,避免了各種安全隱患爆發,對各方麵來說,都是樂於見到的結果。
此後不久,王智慧、邵學風不聲不響地淡出了同學們的視野,因為五十五班整個拆散插入其他班級,一時間大家都陷入一陣混亂之中,重新認識新同學、認識新老師,適應新的集體,等大家回過神重溫五十五班曾經的輝煌時,才發現物是人非,王老師、邵同學早已不知去向。
王智慧回到大和旅店,見李英一如既往擔負著常務總經理的職務,就跟李英聊天:“我怎麼覺得我的抗戰如此平淡,在我印象裏,地下工作者都是做著驚險刺激的革命鬥爭,成天任務安排的滿滿的。我好容易接了個任務,結果沒幹一個月,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任務就結束了。”
李英聽了就笑:“不發生事情,說明你工作做的好。難道真讓齊曉東出事,你才高興?”
“話是這麼說,可是,這樣被動等待上級安排工作,不是我的性格。不如,我出去走走。”王智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