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來報,信長公去世。”

“什麼?”秀吉不禁大叫了一聲,這真是令人難以相信的驚人消息。昏暗不明的燈火中,彥右衛門看出秀吉臉色大變。

“信長公是切腹自盡。明智光秀突然背叛,襲擊本能寺。”秀吉怒火中燒,肝腸欲裂。過了好一會兒,才呻吟似的說:“原來是……光秀。”

已經去世的竹中半兵衛,第一次見到明智光秀時就忠告秀吉:“光秀並不是真英才。眉宇之間流露著深沉、陰險之氣,不宜多與他來往。”真是被他料中了。秀吉推想,信長公必定含恨而終,不禁頹然低頭,淚如雨下。

對於秀吉來說,信長公之恩如同再造。要不是他一手提攜出身低賤、麵貌醜陋、武藝平平的日吉丸,秀吉怎麼會有今天?

這一夜,秀吉發誓要為信長公報仇。但是悲傷是無濟於事的。雖然已經誓言討伐叛賊明智光秀,但目前應如何解決眼前之敵清水宗治?又如何對付毛利家的3萬大軍呢?前途真是困難重重。他決心不計一切排除萬難,達成使命,於是擦幹淚水,麵對現實,對彥右衛門說:“我必須降伏清水宗治,並與毛利締結和約。”

“是。臣願主其事。”

“好!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遵命。”

第二天清晨,蜂須賀彥衛門抱著誓死達成任務的決心,騎馬前往毛利軍大本營。蜂須賀彥右衛門經過4天的折衝,終於達成和談。和約內容為:毛利割讓備中、備後、美作、因幡及伯耆五國,秀吉軍則須解高鬆城之水困,救城中5000人性命。

清水宗治覺得戰敗是可恥的事,不願苟延殘喘。高鬆城遭受水困約20天後的一個早晨,有一艘小船從秀吉的陣地劃向城邊。舟上的黑田官兵衛,大聲對城內說:“有事要告訴城主清水宗治殿。今天,和談已經成立,當即引退大水,以救城內生命。敬請安心。”

說完,掉頭準備回去時,宗治從城樓探身說:“請稍待。我方是否割讓領土?”

“正是以割讓備中等五國為條件。”宗治一聽,緊抿了一下嘴唇,毅然說:“請返告秀吉,清水宗治防守不力,使毛利家屈服於織田軍而割讓領土,沒有麵目苟延殘喘,存活於世。隻要救我城內5000軍民,宗治甘願一死。”

“勝負乃兵家常事,宗治殿不必言死。”

“哈哈哈……足下是黑田官兵衛吧,如果足下是宗治呢,是否願意厚顏苟生?”

被反問的官兵衛無言以對。當然,他如果處在宗治的立場,也是不想活的。

官兵衛的小船離開之後,宗治對軍民宣布:“今午泛舟湖上,我將在敵我雙方陣前切腹。”

城內籲歎聲四起,大家都悲歎愛護百姓、體恤部下、勇敢善戰的清水宗治。時刻一到,載著清水宗治的小舟,從城牆緩緩劃出。露出水麵的城牆上,無數軍民目送著敬愛的領主,哀叫聲、哭泣聲、祈禱聲混成一片。

秀吉全軍也屏息凝視。一見宗治的小舟停在湖麵,秀吉方麵豎有紅衣的小舟立時劃出。兩舟一接近,秀吉的使者說:“清水宗治殿,在下堀尾茂助吉晴參見。”

“辛苦了。”

“閣下長期守城,想必非常辛苦,在下主上羽柴秀吉備了些許酒肴,敬請賞光。”於是將一桶酒和精製菜肴搬到對方的船上。

宗治道了謝,喝了幾杯酒之後,手執白扇,站起來說:“堀尾殿,請看鄉下武士一舞。”他將手中的白扇一展,朗朗高歌,緩緩起舞,舞姿優雅。城牆上的軍民看了,更是悲傷不已,嗚咽不止。

在石井山本營內,遙觀此情此景的秀吉,不禁深為感動,說:“彥右衛門、官兵衛。清水宗治真是豪傑啊!”

宗治跳舞完畢,悲壯地喊道:“堀尾殿。請看宗治……”說完,以短刀切腹而死。死時46歲。

討伐叛賊

中部地區的遠征任務一結束,秀吉立即下令大軍向京都進發,討伐叛賊明智光秀。1萬餘將士,從備中到備前,再經岡山城,一路向京都疾行。6月11日,秀吉軍的先鋒已到達尼崎。於是,一直按兵不動、靜觀情勢的諸將領陸陸續續率軍加入秀吉的陣營,其中有高山右近、中川瀨兵衛、池田信輝等人。行至澱川附近時,地方上的武士,又20人、30人地加入討伐軍,使全軍人數超過2萬。

13日黎明,秀吉的旗幟——金葫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先鋒部隊已經向天王山東方的一支明智軍攻擊。秀吉見時機已經成熟,向全軍下達了總攻擊的命令。明智光秀在本能寺殺死信長之後,如狂風般席卷了信長駐守的安土城及秀吉的長濱城,並聚集各地不甘屈服於織田信長的武士們返回京都,以逸待勞,準備擊潰遠來的秀吉軍。先是在天王山,雙方火槍隊猛烈交火,槍聲一停,雙方同時麵對麵衝鋒,展開了一場瘋狂的浴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