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前蘇聯老大哥的支持,索馬裏隻好換一個強力的後台,之後索馬裏主席就前蘇聯(通過埃塞俄比亞)給非洲之角造成的危險向西方國家發出警告,繼續把寶押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其的支持上。
畢竟在冷戰時期,隻有美國為首的北約才有與前蘇聯抗衡的實力!
1982年7月,索馬裏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戰事擴大,巴雷要求美國直接提供軍事援助,聲稱他麵臨著華沙條約國部隊的威脅,因為這些軍隊是用來對付反對埃塞俄比亞的歐加登和厄立特裏亞革命者的。
8月,巴雷發布政治大赦令,取消在北部自由往來的限製。這項限製是在上述那些事件後實施的,反對派曾利用北部居民的不滿情緒,加強了他們在這個地區的政治和軍事行動。
1983年3月,反對派—拯救索馬裏民主陣線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選出了一個由24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和以阿卜杜拉·優素福·艾哈邁德上校為首的9人執行委員會。雖然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遇到了一次嚴重事件,索馬裏的形勢仍對他有利。
打不過對麵,巴雷隻好換一種方法,在對外關係方麵(尤其是和埃塞俄比亞)打出和平發展的旗幟,準備與埃塞俄比亞和平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索馬裏和埃及就此在1984年(尤其是1984年春)進行過數次互訪。
目前埃塞俄比亞在索馬裏領土上仍駐有部隊。埃及設法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非洲之角的兩個鄰國之間進行斡旋,1984年2月底,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出訪時順訪了索馬裏。
雙方的戰爭就此也就告一段落!這就是索馬裏在東歐劇變前蘇聯解體之前的戰爭曆史了。
在西亞德·巴雷在上任之初,也曾致力於維護索馬裏的主權和獨立,努力消除殖民主義勢力的影響,也取得了一定的政績。
但在80年代以後,由於索馬裏的經濟開始下滑,加上西亞德過於維護本部族(達魯德部)的利益並殘酷鎮壓其他部族的反抗,招致索馬裏其餘五大部族的極大不滿,最終導致索馬裏內戰!
1991年是個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年度,國際局勢突變,索馬裏自然也不例外。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領導的索馬裏聯合大會黨的武裝推翻西亞德·巴雷總統,該國進入無政府狀態。聯合國短暫幹預後,即因美國士兵被打死、當街示眾褻瀆被電視播出一事而退出。
一直到2000年8月,索馬裏全國和會在吉布提舉行,和會通過了過渡憲章,選舉出內戰以來的首屆議會和總統,組建了索馬裏過渡政府,但這個政府遭到了索馬裏各派軍閥的聯合抵製。
畢竟誰也不想忽然多出這麼一個“莫名其妙”的政府來統領他們,況且這個過渡政府的實力也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