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坐在碩大無比但又空曠寂寥的總統辦公室,這是他十年前的理想,也是哈桑這十年來一直為其奮鬥的目標!
哈桑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索馬裏為數不多教政治學的大學教授,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是哈桑的童年比起索馬裏其他的兒童來說已經優越很多。
哈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也見證了這幾十年來索馬裏的動亂和黑暗,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有著為索馬裏統一而努力的夢想。而且在哈桑20歲以後的這十幾年來,哈桑也一直為這夢想而努力。
畢竟是精英教育出生,哈桑的理念很快就得到了當時年輕一代的普遍讚同。索馬裏的年輕一代都將哈桑當做是他們的青年領袖,加上哈桑那天生的演講天賦和動人的語言,哈桑開始在索馬裏嶄露頭角。
哈桑倡議國內的軍閥不要窮兵黷武、要注意民生,這得到了索馬裏很多民主人士的讚同。特別是哈桑主張的一些對平民有利的政策,這些“新政”讓哈桑得到了許多平民的擁護。
哈桑的“和平統一”理念在索馬裏人們中也開始廣為傳播,保守內亂和戰火的索馬裏人民也希望能夠用這種“和平”的方式解放索馬裏。甚至有些小軍閥完全讚同哈桑的這種理念,最終成了哈桑忠實的追隨者。
但是人是會改變的,在大軍閥的計劃下,哈桑在一次次遭受陰謀、陷害和刺殺,很多與哈桑誌同道合的青年也遭受大軍閥的迫害,一心想通過一種比較和平的方式解決索馬裏內亂的哈桑陷入了迷茫。
他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正確的,畢竟哈桑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很少會為了自己的生計而苦惱。雖然哈桑也見證了很多社會的不公平與黑暗的一麵,但哈桑還是偏向於理想化的一個人。
就在那件事情發生後,哈桑開始放棄了自己之前的那一套做法,不再是去倡議大家停火和平談判,不再去宣傳自己的那套和平統一的理念。
之後的哈桑學到了一個讓他終身受用的道理:先下手為強!最後哈桑還是變成了他年輕時最討厭的樣子,又一個大軍閥。雖然比起其他的軍閥有所不同,他還是實現了他年輕時的保證:善待平民和士兵,但是哈桑軍閥的性質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不過這也是他很多手下的意願,哈桑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們,但是以前的哈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優柔寡斷。他的追隨者希望自己的領袖能夠果斷一點,隻要哈桑一聲令下,他們願意成為哈桑的那把利劍,為哈桑未來的道路披荊斬棘。
哈桑的勢力範圍也越來越大,他也成了索馬裏唯一合法的總統與正軌勢力,雖然索馬裏還沒有完全收複,但是這也算是哈桑達到了最初的理想。
但是,哈桑需要考慮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因為政府軍裏的勢力組成比起以前也複雜了許多。以前完全是由哈桑的追隨者組成的青年軍,但隨著勢力擴大和其他勢力的並入,政府軍的組成也不再那麼單純,許多反對的聲音也漸漸出現。
知道現在,哈桑的親屬部隊隻占政府軍的十分之一不到,這也是哈桑現在困境的主因之一:忠誠度不夠。這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麵:解決忠誠的方法就是剔除一部分士官,軍隊士官不夠則指揮不了這麼大的勢力,士官一多而忠誠度就會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