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威力無比的一次性核子人肉炸彈,造成的破壞可不是一般。在這樣的破壞當中,皇帝當然也就是首當其衝的那一個了,若是此人在對皇帝動手的時候天雷竟然都還沒有落下來的話。那麼對那個皇宮裏麵的人來說,那就是一場滅頂之災了。若是真的這麼不幸,讓那個修為高強的瘋子魂士將他的所有能量都釋放出來的話,那麼真有可能整個皇宮立刻變成一座死城,雞犬不留。
若是真的沒人阻撓、或是沒有人有能力能夠阻撓,導致皇帝被刺的話。那麼很明顯,這樣的一個國家也會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動蕩。正所謂“蛇無頭不行”,若是像封淳於浩這樣的明君被刺的話,那就更加是悲劇中的悲劇。一個這樣有魄力、有壯誌、還有一支彪悍的軍隊,完全能夠席卷天下天下,征戰四方,建立一個不世皇朝的千年難得一見的賢君。
原本百羅國的百姓看到這樣的一個君主的話,都認為他們的好日子即將到來了。他們百羅國人可以因為高呼一聲:“我是百羅國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因為用著羨豔、敬畏的眼神看著他們的人,都是被他們征服過的國家的子民。他們終於不用在貧瘠、沒有辦法摘種作物的土地上為了三餐的溫飽與野獸進行搏鬥,過著與死神為伴的生活了。他們可以盡情的享受富庶的宿明大陸優美的風景,肥沃的土地,不用過上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了。
但是這樣的一切,卻會因為一個南宮笑,而有可能成為泡影。因為他若是抱著必死的心態把封淳於浩來墊背的話,那麼封淳於浩的情況還真的是九死一生的。若是封淳於浩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南宮笑舍身給殺掉的話。那麼百羅國隻能夠期待還會有另外一個封淳於浩再次出現才能夠過上那樣舒適富足、有尊嚴、有麵子的生活了。
但是很明顯,像封淳於浩這樣的賢君那可不是天上掉餡餅,你想他來他就隨便就能夠有的。所有國家的史冊上都可以證明像封淳於浩的君主那可都是屈指可數的。若是封淳於浩就這樣隨隨便便、莫名其妙的就這樣死去的話,那麼要在等到有另外一個封淳於浩的出現的話恐怕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的事情了,甚至還極有可能等到百羅國亡國的那一天都等不到這樣的一名賢明的君主。
這樣也不過是一個方麵而已罷了,要等出這樣的一位賢明的君主之前,最讓人頭痛、也是最緊迫的首要事情肯定還是處理封淳於浩突然暴亡以後有可能會造成的動亂和人心的不安了。出於泄憤、祭奠封淳於浩以及為封淳於浩報複,宿明國那是絕對要滅掉的。
但是滅掉宿明以後,他們要麵臨的問題卻是內部權力的分配的問題了,因為封淳於浩還非常的年輕,他壓根兒就沒有打算那麼快地就讓他的接班人交接他的位置。若是他被南宮笑就這樣毫無準備地擊殺的話。即便是封淳於浩已經定下了儲君。也會因為儲君的培養不夠而得不到大多數手持軍權的將軍的認同。
那些手握軍權的武將們,即便是封淳於浩都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奈何得了他們,他們在麵對封淳於浩的時候都一副不把封淳於浩放在眼裏的樣子,若是封淳於浩就這樣暴斃的話,又有誰能夠有能耐能夠駕馭得了他們呢?這樣很容易地就會讓他們升起了不軌之心。各自擁立代表自己利益的皇位繼承人,引發內亂。
這樣的動蕩的話,對於百羅國來說,那絕對就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畢竟這樣內亂的話,會大量地消耗國家的資源,對於剛剛發兵攻打宿明、本身資源有非常稀缺的百羅國來說。那絕對是不可承受之痛啊。
若是這樣的內亂持續的時間不長的話,那倒是還能勉強負擔。但是若是這樣的內戰真的曠日持久的話,那很有可能對百羅國造成無法修複的內傷了。甚至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國家借機乘虛而入、落井下石的話,那百羅國處境倒是危如累卵了。哪裏還能夠談什麼馳騁天下、征戰四方。
總之就是一句話:封淳於浩若是死了的話,那麼百羅國很可能也就因此而衰敗了。若是南宮笑夠幸運,讓他殺到皇宮裏麵一些重要的人物。比如儲君啊,重要的文臣武將之類的話,百羅國甚至有可能就連攻打宿明的力量也不會有了。
年幼的儲君的重要性那自然是不必說的,若是他隨隨便便死掉的話,那麼很可能會掀起皇宮裏麵的另一番血雨腥風。為了角逐百羅國國主這樣的一個寶座,兄弟相殘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