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是徐夫人來得及時,先幫蘇士斟止了血,而後大夫也飛馬趕到了,終於於黎明時控製住了傷勢。
而後趁著未亮,蘇沛英著人抬著他回了府,到了早上,燕棠又著人拿牌子進宮請來太醫。
而這一日是蘇慎慈原定的及笄日,如此一來,大夥首先聽到的不是來自於蘇家行禮的消息,而是關乎蘇士斟在下堂婦宅子裏突遭意外命在旦夕的消息。
雖然沒有任何人對此作出解釋和明,但人們都自動認為是蘇士斟與姚氏舊情未了,又起了爭執之故。
戚繚繚想想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是傷了,那就總得對外有個法。
“那他傷好之後怎麼辦?”戚子煜也不免問蘇沛英的打算。
蘇沛英沉吟:“我想此事還得跟皇上坦陳。無論如何他不能再呆在蘇家,更不能留在朝上。
“我母親不能白死。我先稟過皇上,然後看看他如何定奪吧。
“不行的話,等他傷好了,我再把族裏的長輩都請過來坦述事實,讓他們作證,再將他作個處置也罷。”
昨夜裏大夥不讓他死,是因為此事皇帝還不知情。
他若就這麼死了,少不得還得走三司審案章程,如此事情就變麻煩了,到時候還很有可能變得被動。
看著他死固然是解了恨,去告官,讓他身敗名烈,也會很爽。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終究算不得贏。
且蘇家祖上的功蔭德行並不能因為他一個蘇士斟就全部抹煞。
蘇家十幾代的傳承不易,正因為蘇士斟這根藤歪了,作為蘇家宗子,他才更應該拔亂反正,將蘇家聲譽重新樹立起來。
或者作為原配蘇夫人的林氏的子女出息了,才是對九泉之下的她最實際的安慰。
戚繚繚聽到這裏也放了心。
她原本還怕他一氣之下帶著蘇慎慈脫離蘇家,另立門戶。
蘇士斟掌家的時候這條路確實可行,可是他既然不在了,如果他還這麼做,就有些書生意氣。
首先他就是脫離蘇家,也並不會使人覺得他多麼有骨氣,隻會讓人覺得他沒擔當。
其次他們若走了,蘇家就成了蘇慎雲他們姐弟的了,爭來爭去,反倒讓姚氏他們那一堆笑到了最後,這豈非是最愚蠢的做法?
所以最好的結局是幹倒蘇士斟,然後蘇沛英自己扛起蘇家門楣來,樹立起新的家風。
姚氏自蘇士斟認罪起就已經鬆綁。
蘇沛英臨走前下了命令給她,限她三日之內搬出宅子。
宅子是蘇家的,她沒有份住。
姚氏嚎啕大哭,指劃地咒罵著蘇士斟不是人,臨到末了還要栽她一個行凶傷人的汙名。
走在後頭的戚繚繚蹲在她麵前,倒是把先前蘇士斟掏出來的五百兩銀票推了給她:“拿去過日子,我作主了。”
姚氏紅腫看著她,眼裏恨恨的。
戚繚繚道:“這錢不是蘇家欠你的,給你隻不過是暫且先買你這個行凶傷人的罪名。
“從今以後你跟蘇家沒有任何關係,包括蘇慎雲他們。
“你要是想要蘇慎雲姐弟過得好,這事兒真相沒有捅出來之前,就先管好你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