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通敵奸細落網的消息傳遍了京城,京師裏因此也開始了一輪深入而徹底的清查。
如果孫仁回京後那次的清查也稱得上是嚴格的話,這一次就簡直是細致到每個衙門每個衙曆都要被分批而分組地篩查了。
同時年前就開始籌謀的新的監查衙門也已經在朝上宣布掛匾了,叫東亭衛。
欽點的主政官員目前是七個,長官任總指揮使,配兩名副指揮使,再四名司正,與金林衛的職別平級,隻不過直接受命於皇帝行事,顯然又還是不同些。
幾位指揮使都是自五軍營及親軍衛裏篩選來的,原本戚繚繚以為會有燕棠,但結果沒有。
沒有也好,若是擔了職,那到時候便又上前線應戰了。
朝中很是忙碌了幾日,趙胤定罪的第三日,皇帝看過三司及五軍營親軍衛聯合遞交的文書之後,下旨將梁家一門全放了出來。
皇帝去迎的梁鐸,梁永琛跪在牢門口朝著皇帝號啕大哭。
皇帝卻冷冷瞥了他一眼:“你要謝得謝戚家,如果不是戚繚繚,你們指不定還得在牢裏呆多久。”
梁永琛目瞪口呆,隻有梁鐸伏地未語。
這卻已是後話,在趙胤這邊判定之前,不會放人。隻不管梁家女眷們暫且解除監禁了罷了。
接下來皇帝便就下旨整頓三大營,在衙門各部清查完畢之前趙胤等候處決。
而宮裏雖然沒有明確的旨意下來,但每個人都知道這場戰爭不會遠了,自去年冬月到如今,皇帝以及諸將對烏剌憋了多久的氣不難猜測,此番烏剌竟敢滲入到大殷朝廷,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於戚繚繚最後提供的信息,關於與趙胤聯絡的那個“掌櫃的”,自然也正在重點追查之列。
朝事敘述起來就繁雜了。
而內宅裏對比朝事上的興趣,顯然燕棠終於登門來求娶戚繚繚這件事更讓人激動。
靖寧侯跟燕棠約好的是三時間,翌日開始——不,應該是從當夜裏開始,全家上下每個人就在等著結果了。
而且根據他們交頭接耳,以及有事沒事就往王府門口晃悠的頻率來看,他們內心裏正翻滾著一壺滾開水,關於燕棠會怎麼攻克這一關而描繪出了無數個版本!
戚繚繚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得出什麼結論沒有,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她發現戚子湛他們臉上越來越喪氣了。
到最後她甚至聽到他們在院裏萎蘼地蹲成了一團:“應該是不會來了吧?這種事情哪裏有那麼容易保證啊!”
“完了,姑姑看來是嫁不出去了。我還指望著早些來個姑父過年給我發壓歲錢呢。”
事出翌日戚如煙就回娘家來了,沈氏隱約透露出了那麼丁點的風聲,但郡王妃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妹子立了大功的事上,興致高得連她的婚事都拋到了一邊,沈氏也就挑挑眉毛,沒什麼了。
燕棠自铩羽歸府後,跟黎容交代過什麼並不知道,接連兩日他都在以最高效率辦差。
到了第三日,下了朝他瞅冷子找到皇帝,道:“皇上,差事辦完了,臣是來請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