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纓和翠翹再進來的時候戚繚繚還趴在枕上不想動。
以往這個時候她早就全都收拾停當了,可是昨兒才遭了罪,她實在沒那個動力趕早起身。
第一次時間短,可後麵幾次就是災難了,她能清楚地感覺到這家夥逐漸在學著控製節奏,並且十分享受,長久地不肯放過她。
但是除去初夜的不適,她心裏也是很歡喜的。
早膳後她就在燕湳處拿到了昨夜點將在列的全部名單。
這次出征的將領不如前世裏那麼多,粗粗算下來也就六七成吧,且果然是青年將領居多,然後就是關外屯營裏的將領就地調遣。
徐坤他們幾個西北遼東調回來的將領也在其中。
其實她滿意這樣的陣營,燕棠畢竟年輕,縱然泰康坊裏的前輩們放心他,別的老將未必全部信服。
如此這般既有老將坐陣,又有年輕的將領挑大梁,對於燕棠發布決策還是比較有利的。何況如徐坤等人都是有實戰經驗的邊關將領。
除去坊間各家,王府裏就她和燕棠兄弟二人,這倒也在意料之中。
如今這戰與前世那戰大有不同。前世太被動了,先有孫彭被巴圖要挾生事,後有趙胤潛伏在朝廷裏,以及孫仁也在蕭蔚身邊,就連發兵都是臨時調集人馬備戰。最後雖被燕棠挽回了敗勢,卻也仍舊損失慘重。
而這世裏烏剌沒占著什麼先機,朝廷對軍事這塊又早有防禦,自然也就不需要去那麼多人。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至少不用死那麼人,二是那些不安份的文官份子還未浮出水麵,留些勳貴老臣在京師,極大程度至少能平衡局麵,到時候不管戰情如何,朝上至少是不會亂到哪裏去了。
這些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她看著看著看到蕭珩的名字也出現在其中,就不由驚訝了。
“他怎麼也在?”
“皇上下旨讓楚王去的。”燕湳著,便把打聽來的昨日蕭珩去五軍衙門的事情給了。
戚繚繚不置可否。
皇帝讓蕭珩也隨軍,難道是想讓他建功立業?像秦王那樣也為國家做些貢獻?
大殷的宗親要掌統兵權一樣須得建功立業,前世裏他並沒有,能得到秦王手上兩個屯營的統兵權是因為那會兒朝中根本已沒有了多少扛得住事的武將,這才讓他給撿了便宜,不然也輪不到他。
那這世裏便是讓他去立功重用一下的意思?又或者是因為秦蔚終究不便再重用,所以要把他兒子給推上去?
不管怎麼,她倒是也沒有認為皇帝這麼做有什麼問題。
接著就收拾行裝。
看到床頭上燕棠拿回來的藥,心下又暖洋洋地,她還從來沒有機會吃這種藥,以至於她自己都常常會忘記自己還是個有病的人。
但是他卻時刻記著,被人惦記,就是很幸福啊。
沒多久沈氏她們便就在葉太妃親迎下進王府來了。
戚如煙是一道來的。
她還帶了個三十歲左右的婦人過來:“這是鈴蘭,周太醫的弟子。跟著我好多年了,我有點什麼不妥都會找她,她對千金內科都熟,跌打金創也很老道,你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