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這件事做的是夠缺德的了,唉!天高皇帝遠,我也沒那本事去見玉帝,要不你到玉帝那裏告他們一狀,我給你作證,為你討個公道!反正我這條老命也是小聖給的,今天我就豁出去了!”
小聖長歎了一聲,擺擺手道:“算了,這樣天下會大亂的,反正道觀也已經修好了,小聖廟也好借機取消,這樣我也好清靜清靜。一會兒我到個廟裏看看去,真要因為小聖廟導致各廟香火不旺的話,我會斷絕小聖廟裏的香火。”
靜默了一會兒,扭頭對山神道:“山神,今天我的做法有些過激,多有得罪,告辭!”
說完將身形一轉,便不見蹤影了。
湖南衡山腳下有座大廟,叫南嶽廟。相傳南嶽大帝名叫崇覃,為慶華注生真君,是東華帝君的長子。
南嶽大帝主宰南方之地,身兼總督鱗甲水族變化等事物。因為五行之中南方為赤色,所以南嶽神仙都披神光紅色紋理之袍。
南嶽廟的四門皆有侍郎神,北門主管兵戈之事,曆代朝廷每當遇到征戰之事,就要派遣官員前去祭祀。因此南嶽大廟的香火一直很旺。
小聖借土遁來到北門,抬頭望去,果然廟宇宏偉高大,可門前一個人影也沒有,落葉飄飄,給人一種冷冷清清的感覺。
他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香客的模樣,見大門敞虛掩,便推門而入。
院子裏十分寂靜,空曠曠的,隻有一個道士在打掃院落,見有香客上門,急忙放下手中的掃帚迎了過來。
稽首道:“施主,是來降香祈禱、還是過來還願的?房裏有上好的高香,施主可隨意挑選。”
小聖跟著他走了一會兒,突然探問道:“道長,廟裏怎麼變得這麼冷清呢?”
“唉!”道士歎了一口氣道:“這幾年兵戈入庫,也無戰事,自然就沒有朝廷官員到來。近二年神聖山又建了一個小聖廟,聽說有求必應,可靈驗了,外麵的香客不來,當地的香客往外走,廟裏當然就冷清了。”
小聖點了點頭,沒有繼續往前走,沉默了片刻,探袍袖取出一錠銀子來,叫道:“道長!”
道士止住了腳步,回頭看了看小聖,問道:“怎麼不走了?”
小聖道:“我本來是想降香祈禱來的,方才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時不等人,馬上返回,我這裏有少許的銀兩,有勞道長為我購置些好香,在南嶽大帝麵前添些香火,以求護佑。”
說完把銀子往道士手中一塞,轉身往外就走。
那道士從未見過這樣的香客,望著他的背影呆立了半晌,直到人影消失,這才莫名其妙的搖了搖頭。
道士低下頭來,看了看手中的銀兩,在手中顛了兩顛,估摸也有二兩之多,詭秘的一笑,把銀子裝到自己的兜裏,拿過掃帚又開始打掃起院落。
小聖離開了南嶽廟,借土遁來到黃河岸邊。
當時隻要有水之處,都有司理雨水的龍王駐守,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之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黃河是神州主要河流之一,沿岸的村民建了許多龍王廟,可以說隨處可見。
小聖信步走進一座龍王廟,廟很小,這裏從前大概香火旺盛過,但現在冷落了。
龍王的牌位光光禿禿地立在神龕裏,帷幔隻剩下一角,牆壁上還掛著一些“風調雨順”的牌匾,上麵鑲著龍的圖案,是藍色的。長久沒人打理,龍身上的漆皮早已脫落,不是缺角就是掉鱗,蛛絲滿牆,不仔細來看,根本就看不出是龍的模樣。
供桌的腿折斷了一條,幸好靠著北牆,才沒有栽倒。香爐裏還殘留幾根香頭,冷風一吹,香灰亂飛,供盤內放著一個又幹又硬的麵膜。塵灰灑落在上麵,足有銅錢那麼厚,根本看不出是麵膜的顏色了。
小聖看到這些,心裏很不是滋味,把拳一抱,對著牌位拱了一下手,歉意地說了一句,“對不起!”轉身就走出去了。
夕陽似火,新月如鉤。小聖望著西邊不斷變幻的天際,想了許多,許多……
他不禁自問自己:“我來到世間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