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 自毀聖廟(2 / 2)

昂首對天喊道:“天地之神,小聖借法,拋擲山頂,現我心願!”喊罷,單手一揮,拋向了天空。

晚幕剛剛落下,此時正值暮星值日,他聽到小聖把密語心聲傳送給他,猜想一定有什麼大事,哪敢怠慢,急忙把偽天書接過,看了看,一笑道:“這小聖……。”

暮星立在雲頭,把星光猛的一閃,雲霧中隱隱現出身形,清輝遍天,把仙聖山照得像白晝一般,隨即把那假天書拋到人們的麵前,真好像天神降旨一般。

人們見天神顯靈,連忙又磕幾個頭,直到天光散去,這才膽戰心驚地抬起頭來。

見眼前有一塊黃綢子一樣的東西,閃著光,上麵還有字,知道是天界之物,都怕得罪天神,你推我我推你,就是沒人敢上前去拿。

推讓了好一會兒,一個老頭直起身來,此人叫吳士義,當過先生,有些文化。年紀大了,眼睛也跟不上了,書也就不教了。在家閑著沒事,也就來到山上,給人記記工,算算賬,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見這樣推辭下去,也不是回事,就挺身說道:“既然是天降誥書,就是讓下人看的,你們怕得罪天神,我不怕,年紀大了死也值得,我去看看!”

老人跪爬幾步,來到天書前,先施拜天大禮,然後祈禱道:“天神在上,下民吳士義,見天誥凡世,不知有何令遣,都怕冒瀆天威,不敢一閱。如再拖延,唯恐貽誤天令。老爾不知天高地厚,鬥膽上前一閱,還望天神贖罪!”

說完伸出顫抖的雙手把這假天書捧了起來。

見上麵有幾行楷書小字,讀道:

上天敬告下民:

乾坤護使太平小聖,乃曠野之靈,無需修廟

雕像。一則傷財,二則勞民。上天憐惜下民,

故將 用料、財資等,物歸原主,望下民切勿

恐慌。祥雲繚繞,騰空而上,可去廟宇供養上

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

香自心起,煙從信中來,一城通天界,小聖下

天來。有求必應。

落款寫的是天文篆字,形如蝌蚪,在場之人無一認得。

讀完,清光一閃,天書便不見了。

人們看完,無不感動,歡呼雀躍一番,急忙打上行裝下山去了。

一路上載歌載舞、奔走相告,一時間,“老天愛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也就成為當時流傳的一段佳話。

為此把“宋人崇道”又推向一個高峰。

小聖廟從此在各地也就停止修建了,直至今日,也沒有發現哪裏有小聖廟的遺址和記載,可能是與他不讓建廟,和功滿還俗有關。由於沒有史記,也就無從考證了。

閑話少敘,小聖見事已完畢,把身子一聳,縱上了雲端,腳踏祥雲回懸雲山去了。

清平觀前聚集不少仙神,搭眼一看,就認出是西方地界的各路小神。因為小聖常常穿越西山地界,一晃也有幾年之久,雖然沒有打過交道,但也都混個眼熟。

神仙眾多,黑壓壓的一片。有各山各嶺的山神;有荒原、田野的土地;有江河、湖泊的龍王。還有一些得道成仙的花仙、樹怪、草精、石仙等等,在門前形成一片,足有一百多個。

當頭站著兩個仙人,一個身穿白袍,頭戴太初九旒冠,此神正是西嶽華山大帝吳元倉。

右邊這位,生得是長須馬麵、頭上長著犄角;頭戴龍冠、身穿龍袍,身軀高大,十分威武,此神正是西海龍王敖潤。

二個小神見小聖歸來,急忙急忙迎了過去,把手一拱,先是哈哈一笑。

西嶽大帝率先開口說道:“乾坤護使為保天地,終日繁忙,果真不假,小仙來山拜會,已經等候多時,渴盼神聖歸回,真是難得一見!”

龍王也拱手施了個禮,道:“是啊,是啊,仙聖保天護地,斬妖除魔,使得天下太平,宇宙清寧,實令小仙們敬佩!”

小聖一見他倆陽奉陰違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想起他們做的那些缺德的事情來,真想過去揍他們一頓。

心裏雖然這樣想,但自己畢竟是上界之神,在下界小仙的麵前耀武揚威的有失上仙的風範。再者小聖也想探探他們來的目的,如果是真誠的前來道歉,我也就不計前嫌,哈哈一笑,一笑風雲過。如果他們心裏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話,我就話言話語說他們幾句,從此拿他們當成狗糞一堆,再不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