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駟星下凡(2 / 2)

小聖道:“舜帝乃三皇五帝之一,多年修行,已經看不慣血腥殺戮,你還是回你山寨修真去吧。蟻軍在外,遠離巢穴,如同折了雙翼,我和哪吒哥哥對付他們就以足矣,還是不勞聖駕。吃完這頓飯咱們就分道揚鑣了,來!我和哪吒在此敬您老一杯,就算是一杯踐行酒吧!”

三個人吃罷了午飯,在酒館的門前簡單地告了別。舜帝仍舊回到舜帝山修真,而小聖和哪吒卻像萬獸山奔去。

萬獸山位於西荒的東南部,也是獸族的都府之一。要起起萬獸山,還有一番來曆呢!

蓋聞天地之數,十二萬九千年為一元,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天地之數正當寅會時,天下有了人、禽、獸,正所謂天地人,三才定位。

萬事本無常,生來有弱強。

三才定位之初,獸類最為強悍,曾一度把人、禽等視為食物,大肆捕食,將要給剛剛有了生機的世界帶來滅頂之災。

元始天尊得知此事,二下昆侖山,來到西荒東部的一座山下,見這裏虎豹芸集,把手望空一指,令道:“天駟星速來凡界領我法旨!”

話音未落,身前金光一閃,隨即現出一個仙人來,隻見他頭戴金盔,身穿金甲;膀生四臂,頭長三眼。腰間懸掛著四把屠龍寶劍。

他單膝跪倒在元始天尊的麵前,急忙向上施禮道:“天駟星跪接法旨!”

元始天尊道:“乾天坤地,天地萬物之生成,發展、進化、滅亡,皆有定數。足數者生、減數則衰、盡數則亡。促使物之生生滅滅。目下人、禽兩族定數與生長之合,卻被凶獸所滅,不合天理。故此喚你前來,阻止獸行,履行規範行距,使得天下萬物興盛。”

天駟星施禮道:“小星謹遵法旨!”

元始天尊道:“你這樣上山,定會引起仙與獸的惡鬥,本仙就為你施回法術,把你化為神馬,也好便於行動。要記住,獸族也是地界中的生靈,要多行仁義,少施殺戮,使得世間安寧。”

天駟星道:“小星謹記。”

元始天尊把手一揮,指尖處射出射出一道清光,在天駟星的身上暴閃了一下,再看天駟星早經變成了一匹神馬。

這神馬皮毛如雪,沒有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頂,高八尺,背生雙翼,頭頂長著一個尖角。

“噅噅”一聲長嘶,如同龍吟虎嘯動蕩山穀。長嘶過後,這神馬四蹄蹬開,閃電一般向叢林中奔去。

果然天駟星不負眾望,剛柔並濟,以德服眾,百年後天駟星成了獸中之王。他把獸類分級歸類,遠離人寰,各有領地,還在畜類中製定一條食物鏈條。

比如獅虎之類這些處於頂端的食肉動物,注定繁殖力不強,生長自然緩慢等特點;處於食物鏈底端的動物,以繁殖力超強為彌補,這樣一來,大自然的生態就得到了平衡。

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分為五大洲。天駟星功德也得到了圓滿,從此他又回歸了天界。

臨行前,他把王位傳給了獅子和老虎。虎踞深山,獅子群居草原,因習性而宜,天駟星把它們帶到遠離人寰地方,從而與人類的衝突也就減少了很多。

他不但拯救了人間的災難,還把蘊涵的神靈之氣,留到了地上,而後凡世就誕生了馬。後來人們把他奉為馬神。

也許是他獨鬥凶獸的原因,給後人留下這樣的一句話,“不知馬王爺有三隻眼。”說明天駟星當時有多麼的厲害。

萬獸山座落在西荒的東南部,方圓七百裏,山高林密,岩石嶙峋,遍山都是洞穴。山上有數以千種獸類在此生息繁衍。

山大王是一隻修煉千年的虎精,不但凶猛無敵,還有興風禦敵之能,一晃五百年過去,萬獸山無敵敢犯,百獸一直在安逸享樂中度過。

自黑蟻精大敗天軍之後,名震地界,兩日後,果然有許多妖王前來拜山。

有雲水洞的玉麵狐狸;黑風洞的黑熊怪;無底洞的地鼠精;西海的藍水怪;北海灣的魷魚王;亂石山的野狼精;還有天恒山的山神、土地、草精、樹怪等,共有七十二洞,都前來拜蟻王為尊。

黑蟻精正想兵打各界,求賢若渴,聞報後,又驚又喜,忍不住地仰天呼道:“天地歸我,時日到矣!”

叫罷,急忙出門相迎,並在地行宮大擺酒宴款待各路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