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回 蝙蝠山避險(1 / 2)

蝙蝠山原名叫仙洞山,在萬獸山的東南麵,相距約有八百多裏遠。此山的東、北兩麵臨湖,西麵環山,隻有南麵有一條通道,直通南海。

山雖不高,但十分陡峭,四麵全是懸崖峭壁,山的頂部,有一個三丈大的洞口,終年噴雲吐霧,深不見底,更不知通往何處。

洞內常年流水,石壁上有三十六個行宮,七十二個洞穴,正和天罡地煞之數。機關重重,玄機處處,不知哪個仙人在此修仙過。

蝙蝠原本就是獸族的一個種類,五百年前,也成在萬獸山棲居,原因是它長相與鳥類相似,為此同族的一些獸類把蝙蝠視為異類,不但加以歧視,尤其那些野貓、猞猁、野狐等一些靈巧的動物,把它們當成了主要的獵物。

蝙蝠屢遭殺戮,數量逐年的減少,盡管虎王五令三申要求保護,但獵殺者常常以捕捉野鳥為名,把蝙蝠當做食物。

一次虎王到這座山下的湖中遊玩時,登上此山,他登高遠望,見山下有水,盛產魚蝦;山上又有懸崖洞穴,湖光石色,絕美清幽。

虎王本想留作自己享用,但見蝙蝠在萬獸山飽受欺淩,便把這座山賜給蝙蝠。

蝠王是一隻修煉一千五百年的吸血蝙蝠,兩翼盡展約有一丈,體大如狐,長著一對靈耳夜眼,白天關閉神眼,耳朵可聽千裏之外的蟲鳴聲。

夜裏耳眼同用,不但聽得到,眼睛也能看到八百處野貓的活動。雖然蝙蝠戰鬥力不強,但他們能早早預警,外加又有洞穴藏身,五百年來一直在安穩中度過。數量也與日俱增,由原來的十幾萬隻,猛增到幾千萬隻。

此次萬獸山遭劫,吸血蝙蝠早已聽到,隻是愛莫能助。後來聽虎王要來這裏避難,為報虎王的大恩,他早早為虎王準備好了行宮和藏身之處,並親自下山迎接。

正南方的遠處,丘陵如碧浪起伏,朝陽豔麗,白雲悠悠。近千頭大型野獸在遼闊的荒原上急速狂奔,千蹄踏下花草紛飛,草叢中的各類昆蟲被驚飛了起來,引來許多的燕子和鳥群,它們在圍繞著獸群的四周,上下紛飛,爭先恐後地捕捉著食物。

一口氣跑了八百多裏,野獸們已是疲憊不堪,剛想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忽然眼前煙霧茫茫,什麼也也看不清楚了,好像一下子墜入霧都一般。

獸群連遭伏擊,心裏本來膽怯,見到這種怪象,又驚又怕,莫頭向後就逃。

虎王道:“大家不要慌,前麵就是蝙蝠山,待本王查明真相在往回走。”

千隻野獸向後退了幾十丈,虎王道:“本王對前麵喊上幾嗓子,前麵要是蝙蝠山,我想蝠王一定下山迎接。”

師爺阻止道:“虎王且慢,這樣恐怕不妥,以臣之意,不如派出探兵到前麵打探一下,蝙蝠家族在萬獸山飽受欺辱,會不會記恨成仇?會不會是他們故施煙霧,不讓我們進山?如果是這樣,蝠王早就沒有收留我們之意,還不如另尋別處。如果大王把他們強喊出來,就怕他們再施詭計。”

虎王很自信地說道:“放心吧,吸血蝠王是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正人君子,絕不會幹出落井下石的事情來。”

師爺還是有點不大相信,又提醒了一句,“大王,你可得想好了,古今皆如此,誰都願意錦上添花,沒人願意雪中送炭,別忘了,我們是一夥被人追殺的難獸啊!況且我們這一上山,還會給他們帶來麻煩甚至是劫難,我想蝠王不會不考慮的。”

虎王道:“等見麵再說,畢竟我倆素有交情,即使不敢收留,也不自於把我們送給大黑熊吧。”

虎王向前走了幾步,把手圈成喇叭筒,對前麵喊道:“山上的蝙蝠們聽著,快告知你家的大王,就說萬獸山的虎王求見!”

師爺的心“砰砰”直跳,生怕蝠王引軍殺了出來。那一千獸兵更是虎目圓睜,隨時做好了應戰的準備。

工夫不大,忽見煙霧中亮起一道白光,如閃電一般劃破雲霧。“吱呀呀”的一陣開門聲響起,山門大開,眼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風輕日明,眼前豁然開朗。隻見蝙蝠山懸崖突兀,蝙蝠繞石橫飛,石壁上倒掛著密密麻麻的蝙蝠,唧唧喳喳。山下桃花盛開,不知名的野花絢爛地開遍整個山坡。

門的兩旁整整齊齊的站著兩排蝙官蝠吏,個個衣冠整齊,垂手而立。蝠王站在門前,見虎王到來,遠遠地跑了過去,還未到近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兩手向上抱著拳,兩眼淌著眼淚。

哭聲說道:“大王,萬獸山遭劫,小蝠早已知悉,隻是修為太淺,沒能前去解救,小蝠罪該萬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