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會兒,見大營裏的老道敗下陣來,又有許多北漢大軍圍攻,這才明白,乘小船這二位才是宋軍將領。
當小船駛過一座山前時,小聖剛想打招呼,轉念又一想:“神仙少管人間事,況且玉帝要我暗助宋軍。都是凡間人,隻是各為其主不同,我這樣大明大白的去和北漢打仗,豈不是有失公平?”
於是他搖身一變,變成一個道士的模樣,攔住小船,說明來意,就這樣來到了白馬山。
小聖和眾人見過禮,相互客套了一番,然後趙光義道:
“如今北漢苟延殘喘,氣數已盡,太原城已經是一座孤城,拿下城池指日可待,沒想到城中來了一個道士,法術高強,能呼風喚雨,不是我們這些血肉之軀能抵擋得住的,故此朕拜請天神,召集世外高人。果然有羽清道長和無為道長相助,真是天助我大宋啊!”說完屈膝跪倒在山坡上。
皇上一下跪,文武群臣也跟著跪倒一大片,先拜蒼天,後拜大地,當把頭叩向兩位道長時。
兩位道士大吃一驚,清修道人急忙去拉皇上。羽清道長沒有上前去阻止,大聲喝道:“都給我起來!我討厭你們這磕頭蟲似的把戲!”眾人見道長動怒了,都站起身來。
羽清道:“大宋伐北漢,順從天意,我們幫助你們,也是順天行事。好啦!北漢大軍馬上就要到啦,我們共同商討一下退兵之策吧。”
大將崔彥進道:“北漢大軍並不畏懼,那妖道不但能呼風喚雨,還能搬來蛟龍吐水、吐冰雹,那冰雹個個有小孩拳頭那麼大,打在腦袋上,不死也得受重傷。”
羽清道長笑道:“這妖道就交給我來處理,他不是能下冰雹嗎?我就讓這些冰雹全部落在他自己的腦袋上。諸位將領,你們就瞧好吧!”
趙光義見這道士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裏極為興奮,由腰間抽出寶劍,高聲令道:“傳令三軍,在山下列陣迎敵!”
“轟轟轟”三聲炮響,十萬人馬在山下一片開拓地上雁翅排開,長槍手在前,短刀手在後,三千弓箭手壓住陣腳。
一路上河流縱橫,又十分泥濘,盡管淩霄元揮劍在後麵督促,行軍的速度還是比較緩慢,大約等有兩頓飯的時間,北漢大軍才來到山下。
蔚進見宋軍嚴陣以待,在五十丈之外的一片空地,擺下了“二龍出水陣的陣勢。
淩霄元在一旁磨磨唧唧地說道:“都是一群膽小鬼,有我國師在,你們怕什麼?”
蔚進也不理他,大陣擺好,高聲令道:“點炮迎敵!”
“轟轟轟”三聲炮響,門旗開處,老道無為急不可待地催動坐下的梅花鹿,來到陣前,抬頭向對麵看了看,見宋軍這邊,旌旗招展,號帶飄揚,又大又長的號角“哞哞”直響,催戰鼓如同爆豆一般。
門旗開出,從陣營裏走出三匹戰馬,兩邊衛士打著青鸞傘蓋,趙光義坐下逍遙馬,在兩個護衛的陪同下,很輕鬆地來到陣前。
淩霄元一見大宋皇帝也出陣了,心裏暗暗高興,心想:“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如果我生擒了趙光義,何愁不得半壁江山啊。”
他心裏這個美,這個樂,大嘴咧的像個瓢似的。他把手中寶劍對麵一指,高聲問道:“對麵可是宋朝天子趙光義嗎?”
趙光義朗聲答道:“不錯,這是寡人!”
淩霄元把大嘴一撇,哈哈笑道:“一會兒貧道叫你人馬全軍覆沒,叫你趙光義當一回真正的孤家寡人。”
趙光義微微一笑道:“無為妖道,請您說話不要那麼大的口氣。俗話說:能人背後有能人。你身為道士,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況且北漢氣數已盡,理應歸宋。你卻助紂為虐!你身為道家,不會不知道‘逆天者可謂妖孽’這句話吧?”
淩霄元勃然大怒,喝道:“少要廢話,我先逮住你再說!”
說話間,他兩腳一點鹿的肚皮,那梅花鹿騰把頭一昂,四蹄蹬開,電閃一般衝了過來。
趙光義急忙調轉馬頭回到本部軍營,淩霄元依仗自己有法術在身,毫不畏懼,隻差兩丈多遠就到營前時,由宋營中走出一個老道。
他高呼道號:“無量壽天尊!狂徒,你不是想生擒趙光義嗎?但必須要過得我這一關。”
淩霄元急忙勒住坐騎,上下打量羽清一番,然後哈哈笑道:“看來大宋人才濟濟呀!打跑了一個老道,又來了一個老道,看來我今天是捅了老道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