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好一會兒,忽聽園門處傳來一通銅鑼的響聲,二人抬頭望去,隻見園門裏駛出一匹戰馬,馬上之人,青衣小帽小打扮,手裏拎著一麵銅鑼,一邊敲鑼,一邊高喊著回避的口號。
緊接著並排走出三批高頭大馬,馬上坐著三個衙役,手中高舉著“回避”的告示牌,馬匹剛剛駛過,後麵跟著一輛又一輛的豪華的轎車,梁紫葉數了數,共有三十七輛。
各各高車肥馬,金鞍玉佩,紅綢緞的頂棚,上麵繡著龍鳳,珠簾長垂,隨著出的滾動,前後搖擺發出“嘩啦啦”的聲響。
親兵衛隊不下五百,各各身穿素袍,外掛堅甲,手中執著刀槍,一溜小跑,跟在每輛轎車的左右。
車輪滾滾,馬蹄飛揚,蕩起塵土多高,在涼州城的大街上宛如一條黃龍,浩浩蕩蕩地向朝興盛樓駛去!
興盛樓是涼州最大的一家酒樓,樓高千尺,共分四層,內設三十個雅間,一百多張普桌,可供上千人就餐。
興盛和梁紫葉尾隨著車隊來到了樓下,門口站立著一百多全副武裝的士兵。小聖見門前戒備森嚴,為了不打草驚蛇,小聖把心念一動,使了一個隱身法。
對梁紫葉的身上吹了一口仙氣,頃刻間就不見了二位的身影,夫妻倆提氣輕身,在士兵的麵前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酒樓。
酒樓裏,大小官員足有二三百人,把二樓、三樓的雅間都坐滿了。進酒的使女、跑堂的小二、侍候人的丫鬟……,樓上樓下穿梭不斷,人聲鼎沸,雜亂無序。
小聖和梁紫葉都隱了身形,不被凡夫俗子發現,因而在酒樓裏隨便走動,為了尋找朱貴,夫妻倆在二樓三樓找了一大圈,也沒有發現朱貴的影子,於是他們便向頂樓走去。
四樓隻設一個雅間,華麗闊達,華燈溢彩,富麗堂皇,一張大理石製成的圓桌上,圍坐著這十個人。
有朝廷特使梁義、副特使吳良、陶玉輝,涼州總兵李忠、副總兵肖迪、劉奇敖、軍師錢學信,還有剿匪兩大功臣,分別是曹縣縣令陶謙、易縣縣令董海。
朱貴是此次剿匪最大的功臣,又是主角,當然也在其中。
小聖和梁紫葉徑直走進雅間,輕飄如煙,在座的人全然不知,他們倆抬頭看了看,見棚頂上有一盞水晶吊燈,小聖叫了一聲小,兩個人瞬間變成兩寸多高的小人,騰身躍起,隱身在吊燈的後麵。
酒宴十分豐盛,什麼水裏遊的、山上跑的、天上飛的……,瓊漿玉液應有盡有,好不奢侈。
朝廷特使梁義手端著酒杯,緩緩地站了起來,下官們見特使站著敬酒,也跟著站了起來。
梁義環顧了一下大家,很鄭重地講道:
“朱太守及涼州府的幾位官員們,你們剿匪功高,未傷一兵一卒就鏟除一大匪患,實在是可歌可頌,本官代表朝廷以及天下受害的百姓,把這第一杯美酒敬獻給這些剿匪有功的英雄們!來幹杯!”
在特使的號令下,眾人把酒杯高高舉起,“當啷”的觸碰聲響過,同時一飲而盡。
過來進酒的使女,又為眾人斟滿,梁義再次端起酒杯,道:“這第二杯酒,要敬給朱貴朱太守。此人足智多謀,膽大過人,隻帶幾十個隨從喬裝上山,一舉殲滅五百多窮凶極惡的山賊土匪,起初本官都無法置信,可恰恰就成了鐵錚錚的事實。這第二杯美酒嘛,就敬給這位智勇雙全,膽大心細,才高八鬥的大英雄,涼州太守朱貴!”
特使發話,下屬定然紛紛響應,“呼啦”的一下都站了起來,一齊把手中的酒杯遞到朱貴的麵前。
朱貴出身較低,能爬到太守這個位置是靠金銀堆出來的,因而在朝廷官員的麵前,一項低三下四,畢恭畢敬。
今天卻是一反常態,朝中的特使竟然給自己敬酒,朱貴感到很不適應,本想灑脫脫的站起身來,可兩腿卻是有些發軟,連起兩次,都沒站起身子,最後還是拄著桌子這才勉強站了起來。
雖然是站著,但他的腰卻是躬著的,和幾位大人比起來,還是矮了一大截。
他手腳無措,木然了片刻,拱手向眾人行了一個圈禮,顫聲說道:“此次剿匪能功德圓滿,與朝廷和諸位大人的支持是離不開的,今得此尊重,下官實在是受驚若寵,在下還是恭敬不如從命吧!”
說完把袍袖一抖,雙手捧杯,一幹而盡,這才緩緩地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