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十麵埋伏(1 / 2)

烏爾夫?伯恩斯坦的內心,關於星際行星“易”和其內部隱藏的生命世界,有著一個獨特的想法。但是他並沒有將其說出來,至少在目前還缺乏足夠的確證情況下,他認為沒有必要將想法公諸於眾。所以他接著泛著笑容,對兩位女科學家說道:“如果兩位願意繼續從事對‘易’行星的考察,那麼,就請與我共同擬定新的考察方案。”

陳維茵看了看自己的導師,說道:“我似乎沒有理由不答應。”

米婭?弗羅貝爾也隻好聳聳肩,說:“你說得對,我也沒有理由拒絕。”

三人離開了樞密院後,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

接下來的日子,和平的曙光再度籠罩著英仙旋臂星際的人類世界。

盡管“太極”行星上,雙方在討價還價當中展開激烈的唇槍舌戰,但畢竟雙方的軍隊都沒有再做出任何主動進攻的姿態。帝國中央艦隊“查理曼”分艦隊小心謹慎地守衛著神秘的星際行星“易”,雙方的其他艦隊則都駐泊在各自國境內的基地,隔著寬大的一三五線邊境空間,為以後可能出現的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聯邦國防軍雖然失去了星際行星“易”,但卻沒有像以往那般主動,不再派出艦隊前往爭奪。一方麵是因為在第二次“易”星域會戰裏,國防軍接連損失了三支以上的艦隊,可謂元氣大傷;另一方麵則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即國內的總統大選。

無論是謀求聯任的理查德?米爾豪斯和他的自由與民主聯盟,還是以宋庭榮為核心的星際統一陣線,都不希望在大選期間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對於雙方來說,選情勝過於戰事。

如果大選期間政府和軍隊還在與敵人進行全麵戰爭,那執政黨很容易失去民心。畢竟老百姓並不喜歡戰爭,他們很可能會把票投給了對手,期盼新的總統能帶來和平。所以米爾豪斯和他的政府委員會也就順勢停止了主動出擊的打算,既可使自己全力投入到大選拉票活動當中,又可使受到重創的軍隊得到喘息養傷的機會。

作為在野黨角逐總統寶座的宋庭榮,也不希望打仗。雖然那樣就少了一個指責對手的借口,但一旦大選期間國家陷於全麵戰爭,米爾豪斯和他的執政黨完全可以利用憲法將大選推後,延緩自己的政治生命。盡管要達到這一點程序上會相當複雜和困難,但終究可能實現,並將對在野的星際統一陣線極為不利。

因此,宋庭榮在第二次“易”星域會戰結束後,立即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利用星際統一陣線多數派的優勢,推出了對理查德?米爾豪斯的彈劾動議。動議在參眾兩院得以通過,但卻被憲法仲裁委員會否決。米爾豪斯保住了他的總統寶座,不過宋庭榮還是達到了大部分目標。這一行動有效震住了米爾豪斯,迫使他不得不接受兩位得力幹將國防部長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和列普寧上將的引咎辭職,並向國民承諾大選結束前決不會主動攻擊帝國軍隊以免引發全麵戰爭。

如此一來,粟瑜將軍當年麾下的猛將,德高望重的埃裏克?馮?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就為第二次“易”星域會戰失敗而負上責任。原本作為米爾豪斯連任競選的一麵大旗的布隆伯格將軍,為了避免尷尬,隻能退出了自由與民主聯盟的競選團隊,回家當起了寓公。這不但打亂了米爾豪斯和自由與民主聯盟的競選部署,還因此痛失一位能夠拉擾軍人和軍人家庭的重量級人物。

好在這時候,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羅趙冰,倒戈投奔到米爾豪斯和自由與民主聯盟陣營。羅趙冰與米爾豪斯達成的政治協議,讓米爾豪斯看到失去布隆伯格將軍後如何有效挽回軍人和他們的家庭的選票的新手段。而羅趙冰的到來,不但帶來了大量華人族群、低收入階層和社會弱勢群體的選票,也讓對手的陣腳大亂。

獨立的民意調查機構公開指出,在羅趙冰宣布支持現任總統米爾豪斯連任,並參與其拉票競選活動後,米爾豪斯的支持率從之前的百分之二十三左右一路飆升到百分之四十,逼近宋庭榮的百分之四十五。其餘百分之五的受訪者表示隻支持第三位候選人,即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選的著名詩人與作家葉繼文。

為此,“太極”行星博彩行業聯盟不得不宣布大輻調低米爾豪斯連任的賠率,相應的,同時增加了宋庭榮當選的賠率。

在宋庭榮的眼裏,羅趙冰的行為不啻於背叛,她的臨陣倒戈令星際統一陣線的整個選舉形勢變得十分嚴峻。

當著競選團隊的成員,宋庭榮不加掩飾地叫道:“我沒想到,這個可惡的女人竟然會幹出這麼無恥的事!”

幕僚們都沉默不語。盡管除在座的羅士琳,人們都不知道羅趙冰與米爾豪斯的政治協議,不過其實他們都清楚,羅趙冰的選擇完全是為了讓米爾豪斯動用手上的權力營救兒子。同時,他們也知道,眼前的宋庭榮,原本要與羅趙冰結為親家,卻對淪落敵國的未來女婿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