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勝利的反擊(1 / 3)

整個英仙聯邦的注意力都被為後方傳來的突然襲擊震驚。先是首都行星“安德洛墨達”,然後是“亞特蘭蒂斯”,現在輪到了“伊甸”,聯邦國防軍感受到了奇恥大辱。

早先追擊帝國軍“毛?澤?東”分艦隊而及時趕到“亞特蘭蒂斯”行星協助救援難民的周建德艦隊,在接獲來自“伊甸”行星無人通報艦的警報後,立即率部前往增援。

當周建德中將帶領近千艘戰艦花了七天時間趕到行星“伊甸”時,帝國軍早已逃得無影無蹤。然而,一位細心的情報參謀綜合分析了當地國民警衛隊和民兵以及受襲的報告,認為發起攻擊的帝國軍隻有不到兩百艘的巡洋艦。

周建德將軍對麾下的報告感到吃驚,因為如果結論與實際符合,那麼他們則無疑中了敵人聲東擊西的詭計。於是他親自召見了提交報告的上尉,羅孝琛。

“如果是聲東擊西,敵人選擇‘伊甸’這種戰略意義不大的行星作為佯攻目標的行為,似乎很說不過去。”周建德向手下說出自己的疑問。

羅孝琛卻麵帶微笑,分析道:“將軍,從‘亞特蘭蒂斯’行星出發,往英仙旋臂內側飛行,最近的行星除了‘安德洛墨達’,就隻有‘伊甸’了。‘安德洛墨達’因為已經被敵人圍攻了一次,我軍大小艦隻正全速向那裏集結,他們沒必要再去冒風險。因此就遵循就近原則選擇佯攻‘伊甸“行星。而且攻擊‘伊甸’行星還可以達到另一個重大目標。”

“什麼目標?”周建德將軍急切地問道。

“把我們盡可能遠地引離他們的真實目標。”

“你這簡直就是廢話。”直率的周建軍毫不客氣。他不喜歡聽手下講些盡人皆知的道理。他接著問:“依你的判斷,敵人的真正目標在哪裏?”

“星際行星‘易’。”羅孝琛十分肯定。

“以敵人襲擊‘安德洛墨達’和‘亞特蘭蒂斯’行星的‘鄭和’艦隊,加上之前從‘埃葵斯’會戰逃脫的兵力,並不能讓他們的指揮官掌握必勝的把握。”職業軍人出身的周建德出於用兵常理看待羅孝琛的推斷,“而且敵人也不大可能這麼快就掌握羅博上校進攻‘易’行星的兵力情況。這樣就貿然長途奔襲,實在危險。”

羅孝琛對周建德的話卻不以為然,他看得更遠、更透徹。他仔細地向周建德分析:

“長官,敵人完全能夠計算出羅博上校的兵力。‘鄭和’艦隊與逃跑的艦隊會合後可以根據‘埃癸斯’星域會戰的情況推算我軍派往‘易’星際行星的兵力。而且敵軍‘鄭和’艦隊成功地攻擊了我過‘米德嘉德’、‘安德洛墨達’、‘亞特蘭蒂斯’和‘伊甸’四個行星,給我軍造成巨大的壓力。這將迫使宋庭榮總統和布隆博格五星上將把盡可能多的艦隻集中到國內,以便穩定公眾的信心。”

“顯然,‘埃癸斯’星域會戰,我軍取得了大勝。借此機會以,我軍應該能夠向新羅馬帝國境內發動戰略反擊。但是被‘鄭和’艦隊這麼一攪,總統和國防部以及參聯會都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國內。可以這麼說,‘鄭和’艦隊的指揮官薑子鉞從襲擊‘米德嘉德’行星開始,就布下一個局,一個可以讓他和他的艦隊在帝國中央艦隊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能保住元老院暫時的統治。”

聽了羅孝琛的分析,周建德這才悟出了些玄機。但他很快就說:“我軍並沒有打算借此機會對新羅馬帝國發動戰略反攻。薑子鉞這麼做還是有些多餘。”

“將軍,戰爭謀劃必定以萬全為優先,敵人這麼做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如果總統和布隆伯格五星上將能夠看清當前的形勢,勢必在短期內發動戰略反擊。卑職建議我們盡早做好準備。”

“你認為我們應該馬上回到行星‘埃癸斯’?”周建德立即問道。

羅孝琛回答道:“不,長官。留下後勤補給艦隊協助特蕾莎?奎勒將軍救災,我們的戰鬥艦隻全部向首都‘安德洛墨達’行星集結,安定宋總統庭榮和民眾的心。一旦我軍確定反擊決心,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很可能會兵分三路,而我們艦隊將可以從‘安德洛墨達’出擊,進攻敵人‘伊謝爾倫’行星。”

“你怎麼可能知道布隆伯格五星上將會兵分三路反擊新羅馬帝國?”周建德中將盡管表麵對眼前這個小小的中尉參謀不屑一顧,可是他內心已經對其刮目相看了。

“我軍在‘埃癸斯’行星完成集結之前,羅博上校同我一起,製定了一係列未來的戰略反擊計劃。內容是根據此次會戰之後我軍的勝敗和敵我雙方兵力對比變化,進行的戰略部署。其中最理想的設計,便是我軍獲得大勝,殲滅敵人中央艦隊主力,然後順利發起戰略反擊。我軍將殲滅殘敵,逼迫對方媾和。”

“我軍是獲得大勝,可是看起來要反擊還不太順利。”周建德禁不住打斷對方的話。

“是的,長官。敵人殘餘艦隊趁亂逃跑和薑子鉞率領‘鄭和’艦隊造成的威脅是出乎意料。但是現在他們又能幹什麼呢?毀壞了行星‘亞特蘭蒂斯’並不能對我們造成致命傷害,對其他幾個行星的襲擊更不能把我們怎麼樣。這些行動最多就是拖延一下我們的行動進度,給新羅馬帝國自己爭取一點苟延殘喘的時間,可也就這麼一點苟延殘喘的時間並不能恢複他們的沉重創傷。正好我們三路反擊的部署也可以趁勢而為。反擊計劃的代號是‘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