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命歸 第四十八章 信長遇難(1 / 2)

(p.s:采配:日本戰國時代一種木質長柄的指揮棒,柄頭密綴細長的布條、獸毛,振動揮舞起來指揮作戰。另一種“指揮棒”叫做軍配,其實就是一把團扇,但柄上結有穗子,用皮革、木頭或薄鐵製成,塗上漆或金銀粉,並畫有十二天幹地支、日月星辰、陰陽八卦、二十八星宿等,分量較重,據說危難時刻,可以暫時用來抵擋刀槍。)

龍少驄三人走出茶香屋,發現已有人給備好了馬匹,一夜風流竟發生了這種禍事,三人都想盡快離開是非之地,因此沒有多說一句廢話,翻身上馬,在兵丁的簇擁下,持轡前行。

織田勝長和長穀川秀一走在前麵,盡是一臉堆笑,熱情攀談,長穀川秀一心中明白少主用意,一捋顎下胡須,開口說道:“少主大可放心,今日之事,下官一定約束屬下,不得向外透露半句。“

一聽此話,織田勝長懸起的心總算放下,對這位秀一叔叔千恩萬謝後,又眯起眼睛,回味起昨夜的玉香溫婉。

長穀川秀一又說:“隻是死者來自京都,又是島凡中納言的隨從,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織田勝長將嘴湊到長穀川秀一耳邊,低聲說道:“秀一叔叔跟隨父上多年,經驗豐富,我想擺平此等小事,定難不倒叔叔。”說完,嗬嗬一笑,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一提韁繩,先行而去。

長穀川秀一看著織田勝長的背影,無奈的搖了搖頭。

龍少驄一看少主加快了速度,也騎馬跟了上去,而青木左衛門也好像察覺到了什麼,並未離去,徑直跟在後麵,可能他被昨晚發生的事情嚇怕,感覺混在官兵之中比較安全。

就在此時,忽然一名忍軍跑到長穀川秀一馬前,跪倒施禮,急道:“報秀一大人,主公在比叡山遇難,請快速營救。”

還未等長穀川秀一詢問,前麵尚未走遠的織田勝長,隱約聽到父親遇難,立即撥轉馬頭,上前質問:“你說什麼?”

忍軍一看是少主殿下,立馬躬身施禮,將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

織田勝長聞言,雙腿一夾馬腹,就要奔向比叡山,結果被長穀川秀一一把拽住了韁繩。

“少主,事情還沒有搞清楚,稍安勿躁。”

“父上危在旦夕,讓我如何不燥!?”

長穀川秀一仍是拉住少主的韁繩不放,回頭急問:“可知誰人所為?現比叡山情況如何?”

“回大人,具體情況尚不清楚,屬下剛剛收到忍軍傳訊,就立即前來向大人稟報。”

長穀川秀一聞言,扭頭向織田勝長說道:“少主,昨日筒井順慶相約主公去比叡山打獵,今日清晨就傳來遇難急報……”

“好啊,他個賊禿,定是將自己兒子的死,歸罪在父親頭上,如此卑鄙小人,我定要取他狗命。”

“少主,立即隨我去集結兵馬,兵發比叡山。”

織田勝長一擺手:“兵貴神速,你將手下的這幾名輕騎交予我,隨我立即出發,你結合隊伍隨後跟上。”

“不妥,少主,這幾個人前去,於事無補,況且,昨日堀秀政大人也隨主公一同前往,有他保護,臣料想一時半會主公無憂。”

可織田勝長哪裏聽得進去,聽到父親有難,此刻他已然心急如焚,一提戰馬,瞬間竄了出去……

龍少驄一看織田勝長跑了,不敢怠慢,也縱馬追了上去,而旁邊的青木左衛門好像哪根弦搭錯了,也是緊隨不舍。隻是,當再路過茶香屋之時,龍少驄腦子突然想到:怎麼始終沒見那個邋遢道士出來?可戰馬疾奔之下,哪能容他多想,此念也隻是在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長穀川秀一看到少主已經離去,長歎一聲,卻沒有任何法子,急命身邊的十幾名輕騎趕上。這就是他和堀秀政不同之處,如果是堀秀政肯定會當機立斷,哪怕運用強製手段,也不會讓少主孤身涉險。

但,他雖然性格猶豫,卻也是久經沙場,經驗頗為老道,當下命令那名報信的忍軍:“你也快去追上少主,為他指引方向,有新的情況,隨時稟報。”

忍軍聽罷,答應一聲,疾奔而去。

“加派人手,將筒井順慶所居驛館的其他人眾控製起來,嚴守消息,不得透露半點風聲。”

眼看屬下領命而去,長穀川秀一又在馬上向副將吩咐道:“派兩路信使,快馬加鞭,分別趕往最近的佐和山城和音羽城,報於丹羽長秀大人和蒲生賢秀大人知道,請他們立即帶領本部人馬,趕往比叡山營救主公。”

副將領命,剛想離去,又被長穀川秀一喊住:“另外,為了以防萬一,再派出一路人馬,拿上主公的令符,前往朝宮城,命令城主斯波義冬大人帶兵在山下要道埋伏,一來不能放大和國一兵一卒過境,二來對進入大和國的一概人等嚴加盤查,如遇抵抗,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