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團,織田家當主,織田信忠大人到……”
“北陸軍團,柴田勝家大人到……”
“中國軍團,羽柴秀吉大人到……”
隨著一聲聲高抗的呼喚,龍少驄坐在織田信長側後方,第一次親眼目睹了這個時代赫赫有名的將領。
織田信忠,信長的長子,目前織田家的當主,之前在傍溪村,龍少驄已與他有過一麵之緣,此次作為各軍團之首,第一個走入下禦所,跪拜織田信長,也就是他的父親大人。
排在第二位的,則是織田家普代家臣柴田勝長,無論是論資曆、戰績,還是能力威望,這位膀闊腰圓,豹眼虎須的猛將,都是獨居首位。
而最讓龍少驄多看兩眼的,還要屬第三位,羽柴秀吉。此公目前可謂意氣風發,帶兵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大有超越柴田勝家之勢,成為織田家第一重臣。
但龍少驄知道,他最輝煌的人生還未到來,待日後被封太閣,成為天下人,這位個子低矮,麵容精瘦,雙瞳熠熠放光的猴子,更會恩威並施,暫時結束亂世,為了建立不世功勳,揮戈西指,兩次攻伐朝『鮮』。
站在天朝人的立場上,龍少驄對他自是沒有太好的印象,但此公在日本人當中,影響卻頗大,是後世很多年輕人崇拜的對象,這一點從風靡的戰國遊戲——太閣立誌傳就可以窺出端倪。
隻因,此公出身貧苦,沒有任何家族『背』景可以依托,相較於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等諸多戰國大名,擁有一份父親留下的一份家業,他完全是白手起家,最後站在了這個國家的最高峰,並第一次帶領日本邁出了遠征他國的步伐。
後世對於羽柴秀吉有過這樣的評價:作為戰國第一出人投地之人,他以其八麵玲瓏的口才以及不拘於常理的想象力,嶄露頭角,並獲得了其主織田信長的莫大信任,從一介士卒晉升為堂堂一國大名。信長死後,他便以疾風怒濤之勢取得了天下。
當然,以目前龍少驄的身份和現在的情景,他隻能遠遠觀察著這位後世日本人心中的英雄,看他跪在織田信長身前,大唱讚歌,隻拍得信長臉色紅潤,整個身子飄飄悠悠……
接下來便是織田家的一門眾,各個軍團的副將、守護大明,依次魚貫而入,織田信雄、織田信秀、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瀧川一益、池田恒興、佐久間盛政、森長可、金森長近、不破光治、九鬼隆嘉……
一個個戰國時代耀眼的將星,齊聚一堂,將來日本的歸屬可謂當下立判,可以說,如今的織田信長已經奠定了將來統一的基礎,他死後,無論是羽柴秀吉。還是德川家康,皆出自他清州同盟的陣營。
後世人調侃說,織田信長是種麥子的人,羽柴秀吉是將麥子做成餅的人,而德川家康則是吃這個餅的人,可謂頗為準確。
這一眾將領中,當然有龍少驄最熟悉的堀秀政和丹羽長秀,堀秀政如竟已經坐領大和國四十五萬石的知行,可謂意氣勃發,風光無限。
所謂知行,乃是日本中高級武士才享受的待遇,像目前的龍少驄而言隻能領用固定的俸祿收入。
而知行則擁直接在分封的領地上,自收自取的權利。不過一個領地的石高並不是這個領主實際到手的俸祿,按照一般的二公一民或者三公二民的征稅標準,各地守護要讓農民留足屬於自己的糧食,剩餘的才會上交“國庫”,也就是守護的自家腰包。
當然,這隻是糧食收入,戰國時代的朝廷有勝於無,根本沒有強力的集權管製,因此自己領地上的過路稅,商業稅等,都是歸大名自己征收,越是繁華的地方,這種額外收入越多,甚至遠超過當地的石高。
而堀秀政所在的大和國,緊鄰京都,這方麵收入自是富得流油,他哪裏有不意氣風發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