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魯伯特·默多克(1 / 2)

魯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以南30英裏(48公裏)的一個農場。

魯伯特·默多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絕不亞於美國總統克林頓或是搖滾歌星麥當娜。他是世界傳播業的頭號大老板。默多克領導的新聞集團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淨資產超過400億美元。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默多克開始走出澳大利亞,向歐洲和美國大舉擴張,接連收購了英國多家報紙和出版社。在美國,默多克又出資收購了赫赫有名的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並由此組建了在美國觀眾中的收視率名列第一的全美第四大電視網——福克斯電視網。默多克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美國總統。

2002年11月,以英國大臣休伊特為首的獨立評判小組,推選在澳大利亞出生、擁有美國國籍的傳媒大亨默多克為“英國在世的最偉大的企業家”。

英國《星期日快報》讚譽默多克為“現代英國的創造者”,由於他的冒險精神和改革行動,為英國的電視和報紙媒體帶來了新的生產方式。盡管默多克是一位美國公民,但他在英國建立了穩固的企業。

在默多克離家赴英國牛津求學期間,他的父親已成為一個有成就的出版人。1952年,默多克的父親死於心髒病,剛滿22歲的默多克擔任了《新聞報》和《星期日郵報》的出版人。

默多克工作起來就像上了發條,寫文章,定標題,設計版麵,撿字排版,樣樣他都親自插手。他不管董事會其他成員或有關編輯的反對,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幹下去。幾年之內,他將《星期日郵報》同最大的競爭對手《廣告報》合並,並且使《新聞報》獲得極大成功。

在阿德萊德的成功使默多克增強了信心,他決心擴大影響。他聽說珀斯市的《星期日時報》經營不善,瀕臨倒閉,便決定兼並它。珀斯市在澳大利亞西海岸,人口35萬,從阿德萊德到珀斯乘飛機需6小時。結果,默多克籌措了40萬美元兼並了這家報社。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說:“他總是能夠利用別人口袋裏的錢把事辦成。”

默多克每個星期五飛到珀斯市去視察那裏的工作。他使《星期日時報》脫胎換骨,從標題製作到版麵安排都有變化,向珀斯市居民展示出一副大膽鮮明、色彩豐富的全新麵目。很快,該報發行量迅速增加,企業扭虧為盈。

年輕的報人默多克邁出了事業成功的第一步,他已經組成了阿德萊德和珀斯兩市的小小報業集團。默多克摩拳擦掌,又準備向首都悉尼亂糟糟的報業界宣戰了,而且他還想擠入激烈競爭的電視業。電視經營許可證是由澳大利亞廣播局管理的。經過一番激烈的政治較量,默多克得到了阿德萊德的TV-9電視台。一年之內,這家電視台贏得了相當多的利潤。

經過不斷努力,到1973年,默多克已擁有8家報紙、11家雜誌以及幾家電視台、廣播電台、印刷公司、紙張公司和航運公司,分布在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諾頓由於《鏡報》經營不善,把它賣給了費爾法克斯;但費爾法克斯仍無法把它辦好,就又轉手賣給了默多克。成交價400萬美元。

默多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拚命工作。他以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倫敦的《每日鏡報》為楷模,重新塑造悉尼的這張小報。隨著《鏡報》地位的鞏固,默多克又不停頓地撲向新的目標,他想創辦一份全國性的報紙。但在那個時候,澳大利亞的全國整體性意識還比較差。悉尼人口已達200萬,而整個澳大利亞也不過剛達到1000萬。創辦一份成功的全國性報紙,在大多數辦報人心目中隻不過是一場夢。夢都在做,但實現卻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