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外丹道(1 / 2)

太平道現任人遁將軍王磊是一個外丹道的高手,與其他太平八將父傳子的傳承方式不同,他和他師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確切的說,太平道的外丹道這支傳承代代都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究其原因與外丹道本身有莫大的淵源。

在整個修真界,術士們可以分為內丹和外丹兩大派係。正常的術士以修煉內丹為主,視自身為熔爐,吸天地日月之精華輔以各種秘術煉氣凝神在體內凝結內丹已達天人之境。而偏偏有一派術士不修自身,常年研究鉛汞藥石以煉丹製藥為生,希望煉製出仙丹靈藥服食後直接一步登天,這一派的術士就被稱為外丹派術士。在他們眼中,修煉的秘術無論是陣法,符籙還是五行術法都是為了服務於煉丹的手段而已,服食丹藥長生不老就是他們全部的追求。

外丹術早期傳自春秋時期崇尚黃老學說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手中,所以又叫黃白術。到了戰國時期不斷地有術士開始研究黃白術,最後在整個修真界形成了一股勢力,這便是外丹派。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墨家、陰陽家、道家、名家、縱橫家、儒家等等,諸子百家湧現出了無數傑出人物,各家代表人物不僅在各自的學說領域中出類拔萃,就是在整個修真界也赫赫有名。到了戰國末期,因商周時期道門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闡截兩教大爭,兩派門人爭鬥無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還私鬥不止,整個道門人才凋敝,而儒家自春秋以來發展至今,在儒道孔子和亞聖孟子等大賢的帶領下不斷壯大,隱隱有取道門而代之,成為統領整個修真界的最大教派。

在這關鍵時刻,道門中外丹派的代表人物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闡截兩教大爭,門人弟子死傷無數,而一向隻知煉丹服藥,與世無爭的外丹道門人卻大部分得以存活了下來,眼看儒道在修真界就要取道門而代之成為修真第一大派時,外丹道的一名叫做盧生的術士影響了整個修真界的格局。

盧生是秦初期外丹派著名的術士,在秦始皇未一統七國前就已經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秦統一七國後,盧生接秦始皇之命去海外尋找仙人,求長生不死之藥。此時正是儒道最為鼎盛之時,大有取代道門成為修真界第一大派之勢,盧生身為道門中人心急如焚,在危急關頭他想到了一個顛覆整個儒道的毒計。

他一麵與儒道的人士接觸向他們傳達始皇帝一心慕儒的謊言並假意加入了儒道,對外宣稱自己是儒道門人。一麵在出海後帶回一本自己偽造的古籍《錄圖書》。他對始皇帝謊稱這本錄圖書是一本神仙傳下來的能預測未來的預言之書,這本書上說‘滅秦者,胡也’。始皇帝信以為真,認為北方的胡人是整個大秦的隱患,便下令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匈奴不習漢俗,對儒道相當輕蔑,儒道中人見始皇帝北擊匈奴對盧生的話信以為真,儒道中人開始頻頻求見始皇帝,向始皇帝提出各種建議,這對向來獨斷專行的始皇帝來講便犯了大忌。盧方見時機成熟便背後召集門下弟子假扮成儒道門人假意謀反後逃脫,始皇帝一怒之下召集秦國大巫帶領兵馬將儒道高手四百餘人抓獲全部坑殺,並焚燒了儒道的秘術法門典籍,儒教至此一蹶不振。

後到漢代,儒教漸有抬頭之勢,外丹道的董仲舒故技重施加入儒道,篡改儒道教義,以天人感應論將儒道劃入道門範疇借此壯大道門,至此儒道與儒家徹底分離,再也影響不到修真界道門的地位。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外丹道風光無二,外丹道已是達到了頂峰,直到隋末唐初,第二次闡截大爭,勢力龐大的外丹道首當其衝受到波及,門下弟子死傷無數,不少煉丹秘方失傳,外丹道由此衰敗下來。

太平道外丹道一支的傳承十分坎坷,曆代接過外丹道傳承的太平道門人非但不能長生不老,反倒因為亂服丹藥暴斃身亡不少,即便沒被煉壞的丹藥吃死,常年服食丹藥的門人也活不過六十。可長生不老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再加上初期服食丹藥給人帶來的提升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得了外丹道傳承的太平道門人還是前仆後繼的一心紮在煉製丹藥這條路上。

由於常年服食各種丹藥,外丹道的門人幾乎都無後,所以就隻能靠收徒來將這一支傳承下去。王磊是一個孤兒,他八歲的時候被一個王姓富商領養回家,本以為到了豪門家當兒子,這輩子應該衣食無憂了,可等他到了王家後才知道,這個富商領養他原來是為了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