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因為饑民太多,至少有幾萬人,亂糟糟的,擠呀,推呀,踩傷了不少人。你家那位七爺挺能幹,他急了,說是要用軍法部署饑民。隻見他這裏一指劃,那裏一吆喝,不用半個時辰,把幾萬饑民分成一群一群,排列成隊,滿城大街小巷都一行一行地坐滿了。每一隊舉出兩個人做正副頭兒,照料自己的一隊饑民不許亂動。糧食分十個地方發放。一隊一隊地前去領糧,不叫去不許亂動。凡領了糧食的,立刻由正副頭兒帶領出城。在城裏住的,都回到自己家裏。凡已經領糧出城的不許再進城,回到家裏的不許再出來。滿城不許有閑人走動。我們紅帥十分高興,說:‘李府上的人才真是多!’要不是七爺這一手按軍法部署,事情很要亂哩。”
聽了這個頭目的稟報,李信滿意地說:“這後生,果然不錯!”
當紅娘子和李俊來到老營的時候,李信兄弟早已醒來。從昨天早晨到現在,紅娘子不曾得到片刻休息,現在她要來一盆溫水,洗去了臉上和手上的風塵和汙垢。她把李俊處理放糧的事誇讚一番。
“我已經都知道了。”李信笑著轉望李俊,“子英,你今日初出茅廬,事情辦得不錯啊!”
李俊說:“大哥,你忘了?我是跟你學的。今年春天你兩次主持放賑,都是用這種辦法防止了災民們互相擁擠踐踏,也防止了有人冒領或者多領。還是你告訴我們說這是用軍法部署饑民。要不是春天我跟著大哥辦過放糧的事,今日才真要束手無策哩。”
李俊的話提醒了李信和李侔,不覺大笑起來。
大家圍坐火邊。紅娘子首先開腔,說眼下有三件大事需要大公子和二公子拿定主意:一是部隊和軍糧、輜重不應該在杞縣城外久留,要決定暫時把人馬、軍需拉到什麼地方;二是李公子兄弟已經起義,應決定誰做全軍主帥為宜;三是杞縣一帶一馬平川,離省城又十分近,不是長久駐紮之地,今後往什麼地方去,要早作打算。她還說前兩件事必須馬上決定,後一件在一二日內決定不遲。李信說:
“前兩件事,我已經想好啦。第一件,人馬立刻開往李家寨和圉鎮休息整頓。請紅帥眼下就去下令。第二件,關於誰做主帥,我認為還是紅帥……”
紅娘子把手一揮,阻止李信繼續說下去,霍地站起,快步走到院中,吩咐兩個親兵分頭去向她的幾個大頭目傳下命令:一、全軍開往李家寨和圉鎮休息,步兵先行,騎兵在後,立即出發。二、在通往開封大道上的幾批塘撥騎兵,繼續巡邏偵察,到黃昏時集合一起,趕到圉鎮休息。回到屋中,紅娘子重新在火邊坐下,向李信笑著問:
“七爺帶來的人馬也出發吧?”
李信說:“當然出發。他們還得走在大軍前邊,先一步趕回去,好替大軍安排好駐紮地方,準備茶水晚飯。”
“請大公子下令吧。”
李信感到很奇怪,問道:“剛才不都是你親自下令麼?”
紅娘子在火上搓著手,笑著說:“七爺不是我的部將,我怎敢那樣僭妄?”
李信忽然笑了,叫著說:“嗨,沒想到你這個江湖出身的巾幗英雄竟有這麼多的心眼兒!你是全軍之主,你不敢下令,這是怎麼說的?難道從我們李家寨來的人馬就不是在你紅帥麾下?”
“不管你怎麼說,我決不下令。你李公子不下令,這幾百人停在這兒不能出發,貽誤軍機,可追究不到我頭上。”
李信無可奈何,隻好自己吩咐李俊率領從李家寨來的人馬火速動身。他另外又派了兩個家丁,飛馬回府,告訴湯夫人,他同二公子馬上隨同紅帥的人馬一起回李家寨,請湯夫人吩咐家人趕快準備人馬駐地、酒肉供應、騾馬草料等事。
“那第二件事嘛,”紅娘子站起來,接著剛才的話題說,“我看,既然大公子起義了,就應該請大公子做主帥,我做副帥。今後人馬增多,有原來跟我起義的,有現在杞縣起義的,有從李家寨來的,以後來投軍的不知會有多少。我是大名府長垣縣人,在本地百姓眼中終是個外省人。你做主帥,一則利於號召豫東百姓,二則利於全軍上下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