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陵廟中有一座大的道院,如今騰出來一部分作為李闖王暫時居住的地方。一部分隨來的親將和標營親軍都在大廟的兩廊和山門下歇息。門外有一條東西小街,有幾家小飯鋪,在通往龍門和洛陽的官道旁也有飯鋪,如今都駐紮著李闖王的標營親軍。所有戰馬,在溜過一陣之後,都掛在柏樹林中和小街後邊喂草料。再往東邊,在東西小街的盡頭,還有許多帳篷,駐著一隊騎兵,是袁宗第派駐此地拱衛闖王行轅的。他們於昨日上午就來了,打掃了廟裏廟外,又為闖王的親軍準備好柴草。龍門又名伊闕,自古是軍事要道,袁宗第也派有少數人馬駐紮。從關陵前邊望去,可以望見龍門北頭小街上露出來一麵紅旗,而伊水東岸的香山腳下也有一片帳篷和幾麵隨風招展的紅旗。
在吃早飯時候,李自成向軍師問:
“那從潼關來河南的一股變兵可接上頭了?”
獻策回答:“因為他們提前奔進洛陽,我們來不及派人接頭。不過袁將軍已暗中囑咐城中的細作,散布流言,然後勾引這一支變兵獻城投降。”
“散布的什麼流言?”
“隻說河南巡撫與陝西總督都有上奏,奉旨:‘著將為首十人捕獲歸案,梟首示眾,不得寬縱!’還說王紹禹已奉巡撫密檄,擬於洛陽解圍之後,遵旨拿辦,不許一人漏網。”
李岩說:“按道理講,陝西總督與河南巡撫題奏上去,有聖旨下到開封,再由開封密檄洛陽防守總兵,來往頗費時日。說王紹禹現在已接到巡撫密檄,恐不可信。”
獻策笑了起來,說:“足下,你這是書生之見。如今兵荒馬亂,謠言叢生,任何無根之言都容易被人輕信。何況那幾百殺官叛兵,正在疑神疑鬼,無事尚且驚慌自擾,一聽這個謠言,豈有不信之理?等他們能夠冷靜剖析,知是謠言,那已經是破洛陽多日以後的事了。”
聽獻策這麼一說,大家都笑了起來。正吃飯間,袁宗第又派人飛馬前來稟報:偃師縣已於昨夜一鼓而破,未損失一兵一卒。活捉了貪官徐日泰,在衙門前邊斬首,同時殺了縣丞白世祿、訓導劉恒等三四個民憤較大的人,對平民秋毫無犯。大家聽了,十分高興。
吃畢早飯,李自成同宋獻策等重新洗手,到大殿中向關公焚香禮拜。他決定趁此機會讓隨來的將士們在此地休息半天,並吩咐午飯到未時以後吃,好使大家多睡一睡。他自己十分疲乏,一躺下去便很快睡熟了。
但是他們隻睡了一個多時辰,全都醒了。眼看著就要攻破洛陽,大家都懷著興奮的情緒,不肯多睡。現在離午飯時間還早,李自成便同宋獻策和李岩等出廟走走。他們先在關陵的小街上看看,遇到一群小孩子在一輛空牛車上玩耍,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領頭唱道:
吃他娘,
穿他娘,
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闖王聽了,哈哈大笑,說:“林泉到得勝寨以後編的歌謠,傳得真快,這裏的小孩子都唱起來啦!”
宋獻策向孩子們笑著問:“你們還會唱別的歌謠麼?”
孩子們看見這一群很不一般的義軍將士,有點羞怯,不肯再唱,還有的跳下車跑了。闖王和獻策等望著孩子們大笑起來,邊談話邊繼續向前走去。他們走了不過一箭之地,卻聽見孩子們又唱了一首歌謠:
朝求升,
暮求合,
近來貧漢難存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
管教大小都歡悅。
李闖王和宋獻策等回到行轅門外,騎上戰馬,去遊龍門。他們到龍門山北頭的小街上下了馬,率領一部分親兵步行前進。龍門山崖上石窟中佛像眾多,李自成等隻在奉先殿盤桓較久。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親兵去抱一尊天王像的小腿,僅僅能夠兩手合攏。從奉先殿回來走不多遠,他們到一座臨著山崖的佛寺中休息。老和尚將李闖王等迎進方丈,一一獻茶,十分恭敬。闖王問到龍門古跡的曆史和近來香火情況,老和尚訴起苦來,說有些佛像受風雨剝蝕,損壞日多,雖然有檀越布施,但是杯水車薪,總不能將損壞的佛像都修補起來。闖王明白了他的意思,叫吳汝義取出二十兩銀子布施,囑他先揀那些吃緊的地方整修一下,等到天下太平以後再大大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