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1)(1 / 2)

(一)虢伯獻計

在古代,為抵禦敵人來侵,人們曾設立烽火台,利用火與煙傳遞信息。一般從京都作放射形狀,分別通往邊疆或各封國,每隔十公裏或五公裏,建築一個高大的碉堡。碉堡上除了有士兵二十四小時輪班瞭望外,還儲備木柴和狼糞。夜間燃起木柴,謂之烽火;白天燃起狼糞,謂之狼煙。據說,狼糞的煙,比較有凝聚力,直衝天際,不容易被風吹散。如果有敵人攻擊邊界,邊界必定立刻燃起烽火狼煙,消息會很快地傳到京都,就可以發兵赴援。要是有敵侵犯京都,便在京都燃起烽火,分封的諸侯隻要看見烽火,便知京都告急,天子有難,於是領兵從四麵八方趕來救駕。可見烽火台點火不是什麼兒戲裝置,乃是有關國家生死存亡的軍事報警設施。

話說幽王千金買笑的消息傳遍天下,盡管那時的金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黃金,而是指黃銅。但黃銅在當時也是一種貴重金屬,價值不菲。要是真得了一千兩金,那也就發財了。這樣一來,天下那些成天都想發財的人們便聞風而至。他們來到王宮前,等著為褒姒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希望能博得王後的一笑而得到大額賞賜。

先進來的是一個善於講笑話的人。他講了一個很長很長的笑話,邊說還邊表演,但到最後隻有他自己一個人在笑。結果他被定了欺君之罪,拉出去斬了。然後又進來一個做鬼臉的,結果真的成了刀下之鬼。接著進來的還有表演魔術、進獻奇珍異寶的、說書的等等,不勝枚舉,但都沒能讓褒姒一笑,反而因此獲罪,有的成為一具死屍,有的被趕出了宮門。

就這樣,過了許久,褒姒怎麼也笑不出來,心裏窩著一肚子的火,衝著幽王說:“大王您怎麼盡找些這樣的貨色進宮來表演,難道天下就沒有可笑之事了嗎?我是不想再接著看了。”幽王一聽,心裏真不是滋味。

過了幾天,那個最善於逢迎的虢石父跑去跟幽王說:“微臣有一妙計,一定能使褒娘娘發笑。不知大王可否讓微臣一述。”幽王一直在尋找令褒姒發笑的妙方,正苦於一直沒有找到,聽虢石父這麼一說,馬上就問道:“你有什麼妙計,快快講給我聽。”虢石父對幽王說了一通。幽王聽了拍手稱讚道:“愛卿真是神人啊!這計策真是好極了,妙極了,明日我就與王後一同到驪山去。”

(二)驪山烽火

西周時期,西北方向的犬戎逐漸強大起來,不時地騷擾邊地人民的生活,偶爾還進犯至西周都城鎬京附近。為了防備犬戎等異族的侵擾,特地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上修築了二十多座報警台,放置了數十麵大鼓。要是有西戎攻打過來,把守關口的士兵就可以在烽火台上點燃烽火,召喚臨近的諸侯發兵前來相救。同時,還可擂響大鼓,催促諸侯的行動。

驪山是離鎬京較近的一座名山,山上重巒疊障,風景優美。加之宮殿溫泉坐落其間,真猶如人間仙境。周幽王帶著褒姒來此遊玩,白天觀賞美景,飲酒作樂。到了夜晚,幽王就下令讓人把烽火點燃。那時正擔任三軍總司令的姬友,得到消息,嚇得魂飛天外,慌慌張張跑到行宮,向幽王稟報:“烽火台是先前的君王們所備,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召集諸侯的,因此一定要取信於諸侯,有大事才能舉烽火。現在,沒有緊急情況而點燃烽火完全就是戲弄諸侯的舉動,要是以後發生了什麼緊急的情況,即便是把烽火燃得再旺,諸侯們也一定不會相信,不會再帶兵前來援助。那時,大王您準備用什麼方式去報警征兵呢?大王,您要三思而後行啊,一定不要隨便舉烽火。”

幽王沉下臉,吼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有什麼可緊張的。你說了一大堆偏激的話,是何居心?朕想玩玩烽火,有什麼不可以呢?今後要是出了事,也和你沒有關係,你就不用多管了。”麵對如此責難,姬友隻能閉嘴。

幽王不顧臣下反對,命令將驪山上的烽火盡數點燃,並把山上的大鼓全部擂響。霎時間,狼煙滾滾,火光衝天,鼓聲如雷。那煙火,像無數逃命的巨鯨一樣,不斷地一股一股噴出火台,向黑暗的遠處奔騰而去。周幽王和褒姒則居高臨下,準備欣賞這場自以為使人出醜的偉大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