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主人,你創造的宇宙中終於出現了碳原子。”
我猛然睜開眼,灰暗的天花板跳入我的眼簾,而我的心跳也幾近停止。
居然……成功了!?
我猛然掀開被子翻身跳下床,對著蒂蘭聖雪激動不已地道:
“凍結時間,保存現有宇宙數據,快!”
“已經按照你說的做了。”蒂蘭聖雪收回手,轉頭看著我道。
我點點頭,但是並沒有急著前去光膜內一攤究竟,而是走到了計算機前,搜索出了有著與《藍星科技暢想》相同或者相近理論基礎的著作。其中包括《真空能效應的實驗研究》、《21世紀是零點能世紀》、《漩渦提取真空能的負量守恒原理》……
我迅速將這些資料瀏覽記憶入腦,在大腦內構件一個樹狀的概念圖後,讓蒂蘭聖雪將我的思想體係導入書內,之後,我方才進入了光膜,在光膜包圍的控製台內觀看著光膜外希爾伯特空間內創造出的新宇宙。
蒂蘭聖雪回頭看著我,眼裏卻是露出了幾分的欣然之色,這是自從我見到她以來都不曾流露過的。蒂蘭聖雪輕輕地道:
“主人,目前已經在您創造的宇宙早期檢測到了大約1368億處星雲內部出現了碳元素,約有三千零五百四十六億顆正在孕育的早期恒星出現了氦閃現象,正在產生碳和碳的同位素。”
我掐了掐我的人中,以刺激我的大腦保持清醒,我觀望著我所創造的這一片宇宙,這依然是一個早期宇宙,宇宙中的恒星數量還不多,大多數的恒星都還在孕育,整個宇宙如同飄蕩著一層玫瑰紅的霧氣,那是無處不在的星雲,也是誕生恒星的搖籃。
“為什麼這些有碳元素的恒星主要分布在宇宙的邊緣?是因為越靠近宇宙邊緣溫度下降越快麼?”我看著霧狀的宇宙,問蒂蘭聖雪。
蒂蘭聖雪道:
“是的。越靠近宇宙邊緣,星雲和恒星的溫度下降越快,恒星內部壓力增加較快,核聚變能夠越早發生,因此碳元素形成較早。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所有星係的邊緣,越靠近星係的邊緣,恒星的溫度越低,恒星的更新換代也越快,所以在星係的邊緣越容易誕生生命。”
我嘴角微翹,笑著道:
“所以說,假如我所生存的銀河係存在外星文明的話,在銀河係邊緣要比銀河係中心的概率更大?”
蒂蘭聖雪輕輕頷首,皓齒微露,道:
“是的,太陽是第三代恒星,而銀河係中心的恒星大多數是第一代與第二代,早期的恒星大多以氫元素與氦元素構成,很難形成碳元素這種能夠形成穩定化學鍵的元素。”
“宇宙中目前能夠形成第一代恒星構成的星係的星雲和星團共有多少?”我問道。
“按照目前的星雲分估計,一直到宇宙熱寂,大約能夠產生70億到103個星係。”蒂蘭聖雪迅速回答道。
我吐了口氣:
“太少了。現實世界的宇宙中可是有上千億個河外星係呢。星係數量上相差了一個數量級,誕生文明的概率也低了很多啊。”
“是的。”蒂蘭聖雪沒有否認。
我再次輕輕歎了口氣,眼瞼微垂,凝視著浩瀚無垠的宇宙,道:
“既然能夠產生碳元素,那麼理論上也是能夠通過持續的核聚變產生矽元素的,那麼,理論上我的這個宇宙中也能夠產生矽基生命體?”
蒂蘭聖雪微微頷首,道:
“是的。可是幾率極低,因為矽基生命體出現的條件要比碳基生命體苛刻很多。首先,矽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相對於碳元素豐度更低。因為矽元素需要更多次的核聚變反應。其次,碳能形成四個鍵,比起其他有4個外層電子的原子如矽、錫、鉛等,碳能形成比其他原子多一個電子的雙鍵。碳原子有四個最外層的電子,是電子數量最少的,這意味著碳原子分布在上下軌道的電子間距近到可以重疊並形成第二個鍵。相比起來,矽具有更多的電子軌道,整個原子的體積更大,並且外軌道幾乎不可能靠近以形成一個雙鍵。這就是為什麼二氧化碳是由兩個碳氧雙鍵構成的小的氣體分子,而二氧化矽是由眾多矽氧原子交替構成的二氧化矽。矽很難像碳一樣產生眾多的具有左旋右旋特征的化合物。
如果真有矽基生命體,那麼其呼吸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要靠排泄的方式來排出體內的呼吸廢棄物。此外,矽鏈在水中不穩定,容易斷掉,不像碳鏈這樣在幹濕環境下都保持穩定。雖然這點不會因此排除矽基生命存在的可能,但存在大量液態水的星球肯定是排斥矽基生命的。矽基生命體更適合生存在於零下179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而它們的生命源泉可能是液體甲烷海洋,也就是說,他以甲烷作為‘水’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