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目前最早誕生的中等質量恒星有多少?”當蒂蘭聖雪停止了時間加速時,我問道。
蒂蘭聖雪回答道:
“檢索完畢,目前在整個哈勃體積的宇宙之中,存在著中等質量數量為6.05億顆。”
“很好,給我尋找質量最接近於太陽的恒星。”
“主人,你想要在你的宇宙中創造人類麼?”蒂蘭聖雪問道。
“對。創造出和自己一樣的智能生命種群,恐怕是任何獲得這本書的持有者的第一目標吧。”我笑了笑道。
“好的……檢索B-V色指數在0.65左右。目前在自轉周期、恒星半徑、表麵溫度、核心溫度上接近太陽的恒星數量有……二百六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二顆。其中有十六顆恒星與太陽的綜合數據差異在0.0001%以下。”
隻有十六顆?!聽到這個讓我不甚滿意的答案我不禁皺起眉來,但是隨即卻又釋然:
“那麼在這些中等質量恒星的恒星係中有多少有類地行星圍繞?”
蒂蘭聖雪微微眨眼,道:
“對不起,主人,在這十六顆主序星中並沒有發現任何類似於地球的類地行星。隻有三顆恒星擁有氣態的類木巨行星環繞。”說著,蒂蘭聖雪抬起手來,光膜外的宇宙之中瞬間投影出了那三個有類木巨行星環繞的恒星係,我看到了三顆散發著黃色光芒的恒星在光膜之上投影,其中兩個恒星係各自有著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環繞著,表麵是棕褐色,沒有光環,隻有條紋狀的風暴漩渦,那是氣態行星表麵上恐怖的風暴。這兩個恒星係的類木行星都距離其星係的恒星非常近,星球表麵的溫度顯然極其高。
而在第三個恒星係中則是有三顆類木行星,其中最大的一顆比其餘兩顆要大上了整整五倍有餘,而在這個恒星係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和遊走的彗星,這些破碎的小行星就像是瓦礫一般鋪開在恒星係的星盤上,在這樣的恒星係環境中根本不可能有穩定的生命誕生環境。
我捏緊了拳頭,把牙齒咬的咯咯直響,而大腦的疲勞度更是直線上升。我看著蒂蘭聖雪道:
“那就先不考慮恒星的問題,在整個宇宙所有的行星之中,是否存在類地行星。自轉速度、質量、密度、構成物質比例、物質分布都與地球相似?”
“有的。目前已經檢測到大約四千六百九十二萬八千九百九十一顆參數值與地球近似的類地行星。其中相似度較高的也有七百六十三萬四千四百五十二顆,其各種參數波動都在0.99到1.01個地球之間。最高的一顆編號為36724907F的行星,和地球的各項參數的相似度達到了99.997201%,可惜其圍繞著一顆質量僅為0.4個太陽的恒星,且其是該恒星係的第四顆類地行星,其公轉周期為十六點五年,星球表麵的平均溫度在零下八十二攝氏度以下,很難形成生命。”
“有辦法把那顆類地行星搬運到之前的那十六顆類日恒星的恒星係軌道上麼?”
“36724907F距離最近的類太陽恒星有4298萬光年的距離,可以利用真空中的零點能,提取出暗物質,製造出一個高密度的黑洞,之後引爆黑洞,在小範圍內製造出小規模宇宙暴脹,從而製造出‘宇宙繩’環,當量子蟲洞和宇宙繩環同時暴脹時,可以產生宏觀的開通的蟲洞。從而打開連接36724907F和指定恒星之間的空間通道,再利用奇異物質支撐蟲洞不塌陷,之後再在蟲洞另一頭利用恒星物質製造出一艘巨大的空天飛碟包容36724907F,通過八維時空中聯係電磁力與引力轉換的引力光子抵消恒星對於36724907F的引力,再利用恒星內的元素製造恒星級的超導線圈在一個旋轉磁環上製造超強磁場,使得空天飛碟得以承載36724907F隱身而進入高維空間,速度接近光速,在保留36724907F物質信息不變的情況下可以穿越蟲洞,把36724907F轉移到指定恒星的公轉軌道麵上,然後再通過調整黃道麵夾角、自轉速度和公轉軌道來使得36724907F的運動軌跡接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