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心亦無德(1 / 2)

贏帆說道:“這些官員隸屬於各市各縣,雖然手中沒有實權,可是他可管著一方鄉民的平安,饑飽溫暖。

可是他倒好,竟然強行的將土地收受手中,銀兩如果按期交還到他李明石,也說的過去,可是竟然拖了這些日子。

你看這朝堂之上哪裏有半分像樣的痕跡,更不像是一縣之府邸。”

無天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是大旱天氣,甚至一些地區不是大澇,就是大旱,這樣的天氣總是讓人有些擔心,向這些隸屬的官員,若是填不飽溫飽,隻恐民心慌亂,現在解決他們的溫飽才是最主要的問題,這些土地,倒也罷了。”

贏帆不解,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有著探尋的意味,隻說道:“你是什麼意思?難道說這些土地不重要?

可是我朝,已經明文規定了這些土地,隻能隸屬當地農民,不能隸屬其他官員,更不要說以何種方式買賣了。

這縣令強行的將土地收手中不說,地租也拖欠,在這樣的天氣,想餓死他們嗎?

依著他們兩個人沒有勞動能力,竟然以這種理由收受,更是可惡。

本王隻要發現了絕不容他,也絕不姑息,這樣的事情就算是糧食解決了,沒有土地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

隻能解決眼下,總不能依靠朝廷總是放糧下去,這樣朝廷也垮了。”

無天覺得贏帆說的話有理,微微點了點頭,隻是說道:“殿下考慮周全,是我一時疏忽了,不過斬了,也就斬了,倒也可以起到警示其他官員的作用。

此時要做的不光光隻是這一件事,將糧食放下去,給這些災民以度饑荒,解除眼前的困難,其他的再說。

現在這個地方竟然大旱,這種情況如果不解決,恐怕日後更是成患。”

贏帆眉頭深鎖,對於眼前的境況,他也深感憂患,可是卻沒有辦法解決。

不由惆悵萬千,像這樣的天氣,隻能依靠老天給糧食,別的沒有他法。

不是大澇,可以疏通管道,將水流引出,可是像這種大旱天氣,去哪裏引水過來。

想到這裏,他更是眉頭緊蹙。

第二日,贏帆他們打算留在這裏,將這裏的大旱想著給治一治。

他們從各處招來一些農工匠手,將土地周邊,挖了個深深淺淺,十幾米深的道溝,整整完工需要兩個月整。

兩個月後,這些道溝都已挖成。

將河道疏通之後,水流引入道溝。

從這裏經過大旱地區,相差不過幾裏路,這綿延幾裏,全部都挖通到溝,那邊大澇這邊大旱,水旱相通,將這邊灌了個徹底。

終於將這大旱解決之後,他們才打道回府,一路綿延幾千裏,行至京中,已是秋日。

皇上上早朝,大臣有本來奏。隻見其中一大臣,沉聲說道:“稟皇上,此番二殿下前去西邊邊境,解救大澇有功,且隨後途中又解決了附近村莊,一大旱的災患,替朝廷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此等大功,定當給二殿下以封賞才是。”

底下的大臣,齊口稱讚,有的說,這二殿下真人不露相,原來有此等本事。

更有人說是二殿下,隻是碰巧而已,身邊肯定跟著能人異士,否則不會有這樣的本事,就算是,在朝中任何一位大臣前去,也不能夠如此圓滿的將事情解決。

眾說紛紜期間,皇上輕輕咳了兩聲,隻沉聲說道:“不管如何,這是贏帆立下的功,他此功不可磨滅。

況且,這是朕的兒子,朕的兒子肯定有能力,朕一向自負,朕的每一個兒子都是好樣的。

就連這贏帆也是如此,他生性便是愛自由,像極了朕小的時候,在那個時候,朕沒有他這種魄力,能夠撇下眾多雜心,前往各處遊走。正是因為如此,他更能體貼民情,見識廣眾,不是井底之蛙。”

言下之意,對於此番贏帆的所作所為,大是歡心不已。

正在這時,隻見一位大臣站出行列,又道:“可是皇上要給二殿下什麼賞賜才好。”

皇上略一遲疑,看了眾大臣一眼,正自猶疑不定,隨即又說道:“張掖,這件事你怎麼看?”

皇上微微遲疑,這時張掖站出行列,走上前隻沉聲說道:“依臣看,這二殿下此時也不必給予他什麼加官進爵的賞賜?

更不要給他什麼金銀財寶之類的俗物,這殿下生性便是愛自由,向來喜歡廣闊天地,不如就由了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