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明太祖頒詔大移民 宋億德受騙大槐樹(上)(2 / 3)

宋億德聽到這話有點兒發火了:“老實咋啦,做老實人,靠本份置家,這是咱大宋家的家訓,也是咱持家的根由。你忘了爹咽氣時是咋說的嗎?”

宋億孝不吭氣了。

宋億仁說:“哥,你別跟億孝一樣,他還小,隨便說的話咋發那麼大火呀。”

宋億德語重心長地說:“億仁,億孝,不是大哥我發火,爹走了他把你倆交給了我,你倆萬一有個閃失,我對不起娘,更對不起爹。前幾年這裏反了,那裏亂了,咱莊戶人家就是靠種地為生,亂民賊子的事咱不能幹,不該說的話咱不說,隔牆有耳,管不住哪句話說漏了嘴,那可是殺身之禍,重則滿門抄斬呀!”

宋億仁讚同地點了點頭。

宋億孝不情願地擺了擺腦袋。

宋億德情深意重地說:“億孝,哥最擔心的就是你惹是生非呀!”

宋億孝說:“哥,別說了,兄弟我知道了。”

且不說宋氏三兄弟穀田裏你爭我議說移民,再說說洪洞縣的廣濟寺。

洪桐縣城北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廣濟寺。這寺院修建於唐貞觀二年,殿宇巍峨,香火旺盛,信男善女常到這拜佛求卜,自唐以來確實十分鼎盛。寺旁有一棵大槐樹,樹身數圍,蔭蔽數畝。一條南北走向的官道從樹蔭下通過。自然是歇息避暑的好驛站,平民商賈常在這裏稍住乘涼,大槐樹在遠近是出了名的。

卻說這一天大槐樹下,廣濟寺內來了許多官兵,一個個盔甲裹身,手持銀槍刃閃閃。頭盔上的紅穗子讓人感到戰場撕殺的血紅,滿臉殺氣使人不寒而栗。軍士們進出寺院內外,一隊隊一簇簇兆示這裏要發生什麼戰爭。

百姓們遠離這些軍卒,窺視著他們做些什麼。隻見軍卒提漿桶,揣紙卷,見樹就粘,見牆就貼。一時間從廣濟寺內向外延展,大街小巷,大樹房牆,鋪天蓋地而來,恰似仲秋的落葉飛撲樹幹牆壁,顯得一片金黃。軍卒走後,百姓們便圍將過來,原來所貼所粘的是皇榜告文:

明皇告曰:中原地區連年災難,江淮兩岸土地荒蕪,皇祖布政向中原、江淮移民,不願意遷移者,必須在三日內趕到大槐樹下。願意遷移者,可在家等候。逾期不來者,視為願意遷移。

洪武三年八月十九日皇誥

這消息不冀而飛,傳遍了晉地府縣,百姓們傳告互聞之下,攜老帶幼紛紛來到廣濟寺旁大槐樹下。

這一天日過正午,在南宋村的北頭有處普通的農家小院,牆上掛著一嘟嚕一嘟嚕的柿串和紅椒,牆根擺著鏤犁鋤耙,幾條窯洞一所單房使得小院顯得十分樸實安寧。

靠左邊的一條窯洞裏飄出一縷縷炊煙,窯洞內爆出劈裏啪啦的炒菜聲。

這時從院門外急匆匆地走進了一個女人。這女人年約二十有八,身材高挑,麵相俊秀,一身村姑打扮顯得十分樸實純厚。這女人進得院內急忙向飄著炊煙的窯洞喊著:“娘,真地啦,真地啦!”

聽到喊聲從窯洞裏走出一個年約半百,發稍花白,麵容慈祥的婦人,她摘下胸前遮巾撲打著身上的煙塵,不急不慢地說:“啥真地啦?大腔大口哪像閨門女人,聲小點兒聽不到?”

這年輕女人唯諾著:“是,娘。”

老婦人道:“億德他哥仨還沒收鐮?後晌狗吃日頭啦?老幹老晌,讓老娘我做飯老等支擱著。”

年輕女人說:“俺就說到峁上給億仁億孝送點水,也好催他哥仨收鐮。”

老婦人看了這年輕人一眼說:“我說億德家,你就別峁上峁上的跑,你懷裏揣著的是俺宋家的後,爬坡上堤摔倒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看老娘我咋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