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億德,億仁、億孝和玉秀同億德緊緊抱在一起,哽咽著泣不成聲。
宋老婦人老淚橫流,她拍著兒子們的肩頭,沒說什麼,那布滿青筋的雙手,蘊含著博大的母愛。
玉秀急忙站起,從衣襟裏掏出手帕,替婆母擦著淚水。
宋老婦人愛憐地看著兒媳:“秀,你十幾歲到俺宋家,吃了不少苦,娘我也沒少吵罵你,老嫂比母,以後億仁、億孝全靠你了。”
玉秀滿目淚水:“娘,媳兒記著您老的話了,咱們都到大槐樹下去吧?”
宋老夫人搖了搖頭:“我就不去了,好賴這是個家,我要守著它。哎,你們就把這幾擔子穀捶一捶,把這穀子帶在身上,幾張口要等幾天呀,在那等著能喝西北風?不行就換幾頓飯吃吧。”
宋億德說:“娘,您老就是逼俺去也再過兩天再去,等俺兄弟仨把穀子、苞米收了再去不遲,官文說三天內去就不遷民,這才是頭一天,再有兩天收了再去不遲。”
宋老婦人聽億德言之有理,隻得應允。
就這樣宋億德兄弟三人披星戴月,晨起勞作日落方歸,緊趕慢趕兩天總算把穀子、苞米收完,歸倉入囤已是告文發布的第三天午後,南宋村扶老攜幼到大槐樹下走的所剩無幾。
宋老婦人望著三個兒子磨紅的肩膀,打起的泡,心中十分疼愛,她把三袋穀子分裝成三條袋子,每袋足有二十來斤,然後對億德說:“德兒你是大哥,起了誓就要照著做,老天爺看著呐。”
宋億德點點頭說:“娘放心吧,孩兒記著您老的話了。”
老婦人又轉身對玉秀說:“媳兒,這一天他兄弟仨的生活就全靠你了,幹糧我已經備好,又碾了些米,帶上個鍋,大槐樹下人多,住店吃飯不會方便,趁空就熬些米湯,咱山西的小米可是出名的,人光吃幹的不喝湯咋行哪。”
玉秀點點頭:“娘,您老放心,媳兒我記住了。”
億孝插話說:“娘,您老就別囑托這囑托那了,不就一天嗎?一天過後俺哥仨又回來呀,還得犁地打耙種麥子嘛。”
老婦人瞪了億孝一眼:“當初你爹給你起名叫億孝,我看就你不聽話不孝順,你哥仨都是娘的肉,甭說一天,就是一時半晌娘也不放心呀。”
億仁說:“娘,你老就別怪小三啦,他小還不是您老給慣起來的,就一天時間我和哥會照看好他的,不會讓他惹事的,您老就放心吧。”
宋老婦人微笑著:“億仁,爹沒看錯你,你心軟德性好,是仁意呀。”
億孝嘟嚕著:“娘,我給您擺擺理就不孝啦!”
億德厲聲道:“億孝,娘的話就是理,她老人家說啥就是啥,輪不著你擺理。”
宋老婦人看億德動火了接上說:“億德,他還年輕,就別跟他一般見識了,以後管緊點兒就是了。”
聰明的億孝聽出了娘的話意,忙說道:“娘,您老放心,哥說啥我做啥,叫打狗不打雞,叫往東不往西。”
眾人聽了億孝這話都笑了。
宋老婦人仰臉看了一下日頭說:“別貧嘴了,帶上幹糧快去吧。一天後就快回來,把秋茬地掘一掘,撒上麥種來年又是好收成。”
兄弟三人和玉秀聽罷娘的話,便帶上幹糧與簡便的用具,又齊刷刷地跪在地上,齊聲說道:“娘,這一天您老要多保重,夜裏關好門,冷了多穿衣裳,夜裏睡覺多蓋被。”
宋老婦人望著兒子們和兒媳神情有些黯然,一種不祥之兆襲上老人的心頭,她抹了一把擒在眶中的淚水,把臉轉向一邊,一揚手說:“去罷,去罷,明天過後就快回,千萬別耽誤種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