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魂縈飛龍》
獻資料心懷叵測慶勝利歡天喜地
卻說,這風雪一連數天方才雪霽放晴。你看大別山群,漫山遍野如同從九重雲天撒下珍珠一般,光閃閃,銀燦燦。山崖上,峭壁間抖去晶瑩雪粒的迎春花,隨風婆娑起那拖垂的枝蔓,枝蔓上一朵朵綻露金色笑臉兒的花朵,招來著盼春的萬物。暴風雪沒使這山色凋零,山花、翠鬆、白雪使這萬仞群山更顯得嬌嬈壯觀。
在這群山的北麓中有一座突冗的大山,這大山高脈長,騰躍跌岩,像是一條巨龍伏臥原野。此山便得名臥龍山,沿臥龍山由南而北有一溪流,取名龍泉河。龍泉河流經臥龍山旁,有一懸崖,河水傾瀉而下,成一飛瀑,瀑瀉處有一深潭,不知潭深幾何,但見那瀑瀉處波滾濤湧,猶如蛟龍戲水一般,此潭名曰老龍潭。龍泉河越老龍潭北行一裏之地,便注入淮河之肢溮流之中,距此溮流北岸數裏之遙有一山鎮。這山鎮隨山而喚,落名臥龍鎮。
臥龍鎮麵對東、北兩向是秦淮平原沃野,背負西、南兩方是桐柏山大別山兩脈門戶,地處關隘要衝,為曆代兵家常爭之地,居此把守,古有勝關著稱。
平漢路上有一車站叫臥龍站。以站為界,那站西地麵為鎮中,這站東地段為鐵路段、廠、所駐紮。在這站東依據地形有一東西小街,叫東小街。
此時太陽還沒升高,空氣還是冷的。薑鐵和戰友們冒著風雪趕到臥龍鎮已是午夜時分。像枯苗盼雨般地等待了幾天的糾察隊的工友,像對親人般地把他們安置在那交警隊辦事處的小樓院。
人常說:騎士喜駿馬,舵手愛舟楫。身經百戰的戰士們剛剛駐紮下來,他們就像聽到江海的濤聲,看到疆場的劍影,搏浪的舵手怎不戀那江海?驕勇的騎手又怎能舍離那鞍鑣?身經百戰的戰士們剛剛駐紮下來,便如同舵手和騎士,縱身舟楫向大海,催騎揚鑣衝新陣。翌日一早,他們便把那《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鄭州鐵路管理局關於軍事接收鐵路的布告》、《告員工書》和《獻交鐵路器材獎懲條例》沿著小街貼了出來。
幾天來的激戰把工友,眷屬們攪得人心慌慌。街頭巷尾人們憂心重重,議論紛紛。昨天深夜工友聽說共產黨,人民解放軍接收鐵路了,便有信有疑,今早一看,這小街來往的解放軍戰士和白紙黑字蓋紅印的布告,便信以為真了。
一時間,小街上布告旁,便熙熙嚷嚷湧滿了人,有工友,有職員,有眷屬,有小孩,識得字的往前一擠便念了起來,不識字便在人後靜聽著:“受苦多難的鐵路員工們,眷屬們:
“我們解放軍接收了這裏的鐵路,你們挨打受罵,受壓迫受剝削的日子過去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日子來到啦!”
“鐵路接收後,要盡快使員工們安職就業,使眷屬們生活保障不使挨餓,我們對鐵路將一麵接收,一麵使工作動起來,在新製度未公布之前,舊製度一律有效,希望工友們簽名登記,按時上班。
“職工們!隻要擁護我黨政策和政府法令,並積極協助我們保護資財、機器、圖表、賬冊,檔案等,聽候清點和接管。保證有功者獎,怠工者罰,凡願繼續服務者,在我們接收後,予以量才錄用,不使流離失所。
“對在過去打罵工友的監工、工頭,我們的政策是隻要悔過自新,我們既往不咎,複工後則不許用舊方法管工友,不許打罵工友。
“對參加過國民黨匪特組織者,隻要能認清形勢,交待過去的罪惡,不持抵抗,不陰謀破壞者,我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政府一律不加俘虜,不加逮捕,不加侮辱,但對不交待過去罪惡,反倒進行新的陰謀破壞社會治安,擾亂我鐵路修複和建設者,則須以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