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著李信漸漸遠去的身影,徐昭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看向李信的那種眼神就像是鬆鼠見到鬆果,老饕見到了美食一般。
看著李信的身影最終消失在雪地中,徐昭轉身回了書房。坐在梨木椅上,從書案上拿起一本賬本細細的翻閱。記載在這些紙麵上的數字雖然與事實可能相去甚遠,但是有經驗的人還是能通過它們明白一些彎彎道道的。
當然,徐昭自然沒有這份閱曆與經驗,但是她的三叔武士同卻有這個經驗與閱曆。
武士同,是武家族人中唯二具有功名的人。和誌大才疏的武士元不一樣,武士同雖然在科舉之路上頗為不順。但是,他確實是一個頗有才華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士同雖然是文人,但是卻沒有文人的酸腐與傲氣。
所以他的交友極為廣闊,上至官員士子,下至三教九流。武士同和一心鑽營的的武士元相反,武士同對於官場並不算熱衷,他的表現更像是…拿錢辦事,與上司和同僚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一個讓雙方都感覺安全的距離。
想到自己的這位二叔,徐昭有些煩惱的揉了揉額頭。再也沒有看下去的興致,將手中的賬本放在一邊。當初答應李信的時候話就不該說得太滿,現在她是真沒多大把握搞定他那個二叔。畢竟能將胥吏們常用的唬騙上官的手段,了如指掌的縣丞可是不多。
“篤篤”細細的敲門聲傳來,徐昭開口道:“進來。”一個青袍小廝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郎君,你吩咐的事情有眉目了。”徐昭抬頭看著這個仆役,腦海中想起了他的名字,“是武奇呀?找到眉目了,在哪裏?”武奇恭敬回道:“金明縣,四和鄉。”徐昭點點頭,道:“辛苦你了,去賬房領五貫錢,給家中父母妻兒添幾件衣服,買些肉食,過個好年。”聽著徐昭寬慰的話,武奇的鼻子有點發酸,哽咽道:“謝郎君掛懷。”武奇閉上書房的木門,轉身退去。
看著屋外的白雪,武奇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回頭感激的看了一眼書房,武奇知道他現在的生活是誰給的。作為家族旁支,武奇雖然未能考取功名,但是他也讀過幾年族學。已經三十歲的他,最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人要知足,要懷有感恩之心。武奇一家能夠活下來,靠的是誰,他清楚地很。人要懂得報恩!
嘉州,青溪縣,縣衙。
武士同穿著綠袍官服,從縣衙裏走出。一個青袍小廝立馬從縣衙旁邊走出,來到武士同身邊道:“老爺,家裏來信了,夫人讓您快點回府。”武士同看著眼前的小廝,開口道:“什麼事那麼急,這都還沒到放衙時間呢?”小廝湊近前來,低聲道:“聽說是大老爺走了,家裏大夫人來信讓老爺回去。”武士同聞言一愣,隻覺好笑:“大夫人讓我回去?!”
腦海中回想起那個刻薄的婦人,武士同心如電轉,問道:“大夫人派人來送信的時候,說了些什麼。”看著小廝茫然的表情,武士同知道自己白問了,歎了一口氣道:“問你也是白問,回府。”
“二叔士同親啟,雖二叔與相公多有不諧,然骨肉至親,血濃於水………今相公之死多有蹊蹺,且家中不孝女武昭,勾連外人,欺淩孤寡。二叔德行昭彰,當主大事。願二叔掛記孝悌之義,憐我母子可憐。伸以援手,小女子不勝感激。”武士同嘴角掛起一抹古怪的笑容,那個刻薄女人居然能舍下臉來求我,而且似乎還有讓我做家主的意思。看樣子,武家上下被我那個大侄女整治地不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