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的冬風呼嘯著吹過這一片紛亂大地,在酷厲的嚴冬中,生命的跡象被進一步的削弱。眉州與嘉州都沉浸在一股奇怪的平靜中,但是無論是李信還是任福都明白一件事。眼前的平靜不過是風暴來臨前的偽裝,雙方就如同豺狗一般蹲伏在草叢裏,等待著將對方一舉擊殺的機會。
冰冷的殺氣籠罩著這一片古老的大地,天空逐漸凝聚的陰雲仿佛在預示著血腥的未來。這一場仗,必須要贏!!李信和任福不約而同的在心中下了同一個決定……
不過略有不同的是,乞活軍的士卒是為了生存而戰,此一戰不勝即死!而對於益州路官軍來說,這一場戰爭是為了自己的職責,身為武人的職責。乞活軍的士卒為了生存,必定會爆發出令人側目的實力。而官軍則是占據了人數的優勢,兵法有雲“十則圍之,倍則攻之”。比乞活軍多了整整一倍的士卒,是官軍最明顯也是最強大的優勢。
肅殺的氣氛仿佛在宣告一件事情:戰爭即將到來…
秦嶺,隔斷南北,乃是中原地區的龍脈起源。往北就是八百裏秦川大地,始皇帝、漢高祖皆是據此而成帝業。後經亂世破壞,昔日的秦川沃土幾近消失不見,殘留下的僅餘荒蠻。自前朝覆滅之後,秦嶺以西就再也不是漢家土地,時人歎曰:昔日漢家故土,今日蠻夷獵場!如此種種,令人扼腕!!
夏州,夏國公府。
黨項一族細封氏,於前朝宣宗年間歸附朝廷,靈宣宗於其地設歸州,授細封部酋長細封步難為歸州刺史。黨項其餘諸部,見靈庭寬厚,紛紛來投。宣宗又設裾州、奉州、岩州、遠州,並以各部酋長為刺史。靈德宗年間,黨項酋首拓跋赤辭與靈朝征戰,眾叛親離,歸附大靈。德宗皇帝分設三十二州,以黨項人治之。以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賜姓李,封平西公。
後昭宗年間,莊後亂政。靈庭大亂,武人做大。肅宗皇帝恐黨項作亂,遷其於銀、夏二州。大趙崛起,太祖皇帝攻伐北周。定南軍節度使李繼逢領兵來援,北周抵定,太祖皇帝殷則封李繼逢為夏國公,領銀夏二州治地。如今到了李元謙這一代,已經有將近兩百餘載。
和他與漢人交好的老爹李繼逢不同,李元謙的野心和抱負比李繼逢更大。定南軍轄四州之地,黨項人百萬,李氏父子勵精圖治,在黨項人中威望極高。可以說是“未稱王而王其土”!
時隨日遷,李元謙對於眼前的情況已經感到不再滿足,區區一個夏國公的封號已經滿足不了他了,他想要做王,但是大趙朝廷無疑是不會同意的。於是他需要一個幫手,經過簡單的挑選,與大趙比鄰的北魏躍入了李元謙的眼簾。
趙魏之爭已經持續了整整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間,兩次南京道大戰,四十萬大趙禁軍躺在南京道前的土地上。和現在戍守京師的樣子貨不同,這四十萬禁軍是真正的精銳,當年太祖皇帝憑借十萬禁軍橫掃天下,說的就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