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古川之戰已經過去了半月,乞活軍也逐漸停止了擴張的腳步。
在過去的半個月中,乞活軍已經吃下了太多的東西。如果不好好的消化一下,恐怕乞活軍就會被自己撐死。當然,停下腳步的乞活軍也讓益州路的大小官員鬆了一口氣。因為自己暫時是安全了…….
眉州,都督府。
李信看著坐在自己麵前的五人,開口道:“今日叫大家過來,主要是為了一件事,製度。”方元等人的眼睛微眯,頓時從李信的話中明白了他的意思。
武士同咳嗽一聲,試探道:“主公以為如何呢?”李信看著武士同,未曾接話,反問道:“國恒以弱亡,獨漢以強亡!諸位怎麼看?”徐昭的眉頭一皺,道:“在乎製度?”李信輕輕的點點頭。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國之治,首在製,次在治。君王治理國家的情況好壞,會影響一個王朝的繁盛與否;但是製度的優劣將決定一個王朝的國祚長短。”
聽著李信略顯驚世駭俗的言論,武士同與方元皆是微微點頭。他們已經不是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酸腐書生了。李信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是確實也有幾分道理。
看著陷入沉默的幾人,李信微微一笑:“秦國以一國而敵七國,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比六國更先進的製度。漢承秦製而得其強。”武士同撚了撚頜下的胡須,“主公是想說……”
“裏亭製!”聽著李信吐出的三個字,武士同與方元皆是微微一驚。不僅是吃驚於李信的見地,還吃驚於李信的膽魄。裏亭製秦漢兩朝強盛的根基不假。
但是,裏亭製的確立與推行必將會帶來極大地反彈,因為裏亭確立必會損害宗族的利益!
何為裏亭製?十裏一亭設亭長,十亭一鄉設三老。中央的觸角將整個王朝緊緊地綁在一起,可以說是這個製度本身就是為了戰爭而存在的!但是,在這個“皇權不下鄉“的時代,可能嗎?
“可能實現!“李信擲地有聲。武士同微微一皺眉,試探道:”那主公想要怎麼推行,阻力又該如何?“聽著武士同的疑問,李信的嘴角掛起了一抹冷笑:“怎麼退行,自然是直接推行!”
聽著李信滿是殺氣的話語,方元不安的動了動身子,“主公,若是直接推行,阻力之大畢竟超乎我等的想象。而且,裏亭製剝削過甚,似乎不利於民……“
“利於國就行!”李信的話語打斷了方元的顧忌,聽著這已經近似於誅心的話語,方元咽了一口唾沫,背後一片冰涼。往日李信說話時皆是和風細雨,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的鋒芒……
似乎注意到自己的語氣有點不妥,李信住了嘴,解釋道:裏亭製固然有不少弊端,但是我們別無選擇!“聽著李信的話,在場眾人心中皆是微微一歎。徐昭看著李信堅定的表情,悠悠道:”那亭長的位置由誰擔當?若有反抗該如何做?將軍真的想好了嗎!“
五人目光灼灼的盯著李信,似乎等待著李信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