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令喻(上)(1 / 2)

正月十八,剛剛過了上元節,乞活軍治下各州都處在了一片躁動的氛圍中。

躁動的原因很簡單,一日前,乞活軍都督府貼出了兩張令喻,並且傳送各個州縣。這兩張令喻就如同巨石一般,將原本平靜的五個軍州攪得天翻地覆。

周明看著眼前貼出的令喻,隻覺得渾身上下冷到了極點。“可怖如斯!可怖如斯!”怔怔的念叨著這幾個字,抬頭在看向那張木板上的眼神頓時就充滿了戒懼。周明是一個閑人,雖然有著舉人的功名,但是對於為官之事並不熱枕;三月前來到蜀地,不想卻見證了這麼一幕……

來興站在木板前,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聲宣讀都督府的命令。和大多數的乞活軍一樣,來興是在李信的父親手下當兵。後來李順敗亡,來興就跟著田虎逃到了四明山。

如今半年過去了,當初跟隨田虎的老兄弟更是半數都死在了戰場上,不過,隻要是沒死的現在最差也是一個伍長。

而他來興更是因為作戰勇猛被擢升為隊正,更是有了一個不更的勳爵。憑心而言,來興覺得這個不更實在是不咋的好聽,而且還拗口的夠嗆,但是看著新發下的一百畝爵田。來興真心覺得,這都不是事兒!

在如今的大趙,農業這個第一產業的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有地的人不多,種地的人不少!”乍看之下,顯得十分矛盾,以至於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如果理清其中的根由的話,就是一句話,“不抑兼並”!

大趙開國後,太祖皇帝殷則夜宴群臣,宴酣時忽而垂淚不止。大將軍王光啟問皇帝,“如今陛下已經富有四海,為何獨自垂淚?“太祖皇帝殷則回答,“古往今來,開國功臣半數以上不得善終,想到諸位兄弟可能死於非命,吾甚是心傷。”馬步軍都虞侯常進寶回答,“臣等必恪守本分,不敢逾越!”

太祖皇帝殷則仍是神傷,“朕念及諸位輔弼之功,但是後世子孫又該如何?須知,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已經身不由己了!”群臣皆是恐懼,王光啟問陛下,“臣等惶恐,該如何行事還請陛下示下。”太祖皇帝收住眼淚,看著殿中群臣。

“諸位卿家跟隨我二十餘年,名為君臣,實為兄弟。現在朕有一句話要說與爾等,”身居高位,看似殊榮實則危險。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猶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不如多蓄財貨,購置田宅,以傳子孫;多蓄伶人歌妓,日夜歡飲以待天年,豈不快哉!“

次日開朝,一種將臣皆言年老體衰,難為陛下效命。特來請辭!太祖皇帝甚是不舍,與眾將臣約“共富貴“。

那些個功臣到底是不是年老體衰,無力效命,已經無從考究!但是,大趙太祖皇帝殷則為了顯示自己與功臣共富貴,允許他們多蓄財貨田宅倒是真的。所以有趙一朝,對於兼並之事,是並不抑製的。

也因為大趙不抑兼並,在當今的大趙田產大多是集中在世家大族的手裏,而普通的百姓是沒有田地的,隻能去租田種。

而在李信下發的兩道令喻中分別下達了兩道政令,“凡治下男子滿十八歲需服兵役五年,從軍時即可得田三十畝,軍中若立功勳進爵,爵田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