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路,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牽著一匹老馬風塵仆仆的走在官道之上。
大趙缺馬雖然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缺的隻是戰馬,普通的挽馬倒也是不缺。故而,騎乘的坐騎也是不缺。看著這一片蒼茫的大地,陳道不免多了幾分感歎。
從慶豐路出來,一路往南。過了金溪,就是利州路。所謂利州路原名漢中郡,三國之時,魏延曾經屯兵於此。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乃是蜀地咽喉。所以漢中雖然是在四川盆地之中,但是卻因為太過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被劃入一山之隔的關中。即使是後世,也同樣是如此。
說到這裏還有一個典故,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懷王曰:先入鹹陽者封秦王,然後就在項羽跟秦朝大軍死磕的時候,卻讓劉邦摘了桃子,先入鹹陽,約法三章。後來項羽殺來,劉邦倉皇出逃,項羽封他為漢中王。雖然有點不地道,但是嚴格來說,漢中仍舊屬於秦地,倒也不能說項羽不守規矩。
到了本朝,太祖皇帝殷則仿前朝故事將蜀地分化為夔州,利州,梓州,益州四路。李信現在騰挪的益州路雖然說是益州,但是在實際上也就隻有古益州的四分之一而已。
騎著一匹老馬,雖然四周的景色依舊,但是陳道的心緒卻是不同。當年陳道來這蜀地是為了了解蜀地民風,心裏懷著的自然也是起白衣而至卿相的心思。現在嗎,陳道卻是為了大趙朝廷後悔來的,讓他們知道科舉上少了一個自己這樣的驚世大才。固然有人說這是書生意氣,但是他們這群書生爭得可不就是一個意氣嗎!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們這些窮措大追求的不就是這些嗎!陳道之所以憤怒的原因並不是科舉落榜,而是近乎十年的心血被人踐踏的一文不值。好啊!既然你覺得荒謬,那我就輔佐一個人讓你見識見識不就行了嗎!就讓事實來告訴你我,到底是誰對誰錯!
雖然說出來有點可笑,但是陳道確實就是這麼認為的。如今一段歲月過去,當時心中的憤懣已經不見,但是胸中的一股意氣卻是一直未曾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沉澱而變得越發的刻骨銘心……
日頭漸漸落下,陳道看著已經發暗的天空,心中微微一歎。今日隻怕又是找不到落腳的地方了,牽著一匹老馬慢慢的往前走著,不遠處一座矮山出現在視野中。
心間無奈,隻得邁步前行。不多時,就聽見前方有一道微微火光。陳道心中一喜急忙催馬向前,片刻,就見一個清雋男子坐在一團篝火旁,那男子穿著一身素白儒袍。自有一股出塵之氣盈溢,看著那男子陳道心中一喜。深處荒野之中,固然是不怕鬼怪邪魅之流,但是淒涼孤獨卻是難免。能夠見到一個旅伴,倒也是幸運!
想著陳道翻身下馬,牽著老馬走了過去。傅青主聽見馬蹄聲,遠遠地望去就見一個士子牽著一匹馬遠遠地走了過來。陳道看著眼前的儒生,拱手一禮,“陳道行走夜路,錯過了投宿的時機,不知可否搭個夥。”
傅青主看著眼前的這個青年,心中多了幾分讚賞。這個儒生頭上清光盈盈顯然是把書讀到了骨子裏的書生,而且筋骨強健與路上遇到的柔弱儒生不同。而且他的眉心有一股青氣氤氳,命裏注定是有一番不小功業。
想著傅青主的臉上多出了一縷和曛的笑容,“相逢即是有緣!閣下隻要不嫌此處簡陋便可。”陳道聽著將手中牽著的韁繩係在了樹上,在地上鋪了一塊氈布坐在上麵。看著坐在一旁的傅青主,好奇問道:“某叫陳道,表字元禮,不知兄台是?傅青主微微一笑,”某姓傅,單名一個善字,表字青主。“
聽著傅青主的介紹,陳道也是微微一怔,旋即笑道:“看來傅兄誌向不小,青主二字可不是等閑人等就敢叫的!“傅青主微微一笑,並不答話。
陳道尷尬一笑,倒是知道自己第一次見麵就問這種問題實在是有失考量。畢竟與人相交,最忌諱的就是交淺言深。剛才自己也是一時間喜悅過甚,失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