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分流(1 / 2)

時光荏苒,轉眼又是麥熟的季節。坐在屋舍中,感受著空氣中隱隱傳來的蒸熱,李信第一次感覺到夏日炎炎這個詞是如此的形象。

說句實在話,這是李信在蜀地第一次感覺到暑意。往年的時候,不是忙於政事就是東征西戰。在生死的威脅下,卻也從來沒感覺到有多熱。如今卻是感覺到熱了!李信頗為無奈的搖搖頭,這人呀!

西益州的土地上滿是祥和之意,年前的戰爭仿佛絲毫沒有留下痕跡。不過這也正常,百姓自古以來就是被愚弄的一群人,因為掌握話語權的人從來都不是他們。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隻要他們還活得下去,他們才不會在乎頭上坐朝廷的皇帝是拓拔還是姓殷呢!

隻要君王不是太過分,百姓都會容忍。小麻子甚至還開創了一個“糠稀盛世”,被譽為千古聖君,便是例子!

都督府統治西益州已經將近半年,裏亭製已經在西益州盡數鋪開,各地的亭長也已經委派了下去。而各地的世家對於乞活軍這種近乎大刀闊斧的改革,卻是絲毫沒有言語。

沒有一個世家能夠想到,李信直接就掀了桌子。沒有任何的利益媾和,直接向他們動了刀子。遇到了這樣不講理的主兒,承平日久的世家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清理出局了!

如今遭受重創的世家集團,早就已經不具有與乞活軍抗衡的資本,最多也就是玩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把戲。

不過對於李信來說,這樣就已經夠了!不求著他們歸附,隻要他們不敢反抗就行了!一個王朝隻要還有三成的民心,那它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不過,皇朝末世的時候,卻是連一成心向皇朝的人都沒有!

至於那些世家,如果他們跟的及時,說不定還會得到一些好處。但如果要是晚了,不好意思,那就真的晚了!

重慶府。

重慶府原名雍州,太宗皇帝殷義即位後,因先稱雍王,後繼帝位。遂取雙喜重慶之意,將雍州升格為重慶府。

重慶府自古以來便是軍事重地,先名江州,後稱巴郡。

而且,重慶府地貌複雜,山川密布。重慶便是一座群山拱衛的城市,若非是道路實在崎嶇難行,隻怕是要比起成都還要適合做帝都。

檀家。

檀氏一族在如今的蜀地世家中並不是什麼大世家,但若是論起曆史,蜀地世家中能夠比得上檀家的,也就隻有徐昭覆滅的沈家了!

真要說起來,沈家雖然是傳自沈田子,但是卻隻是旁支,而且還是後來遷入蜀中的。檀家則是傳自檀道濟,而且與隻是分支的沈家不同,檀氏一族是真正的嫡係。

不過比起沈家的榮華顯宦,檀氏一族卻多有不如。檀道濟為人忠勇,胸懷謀略,乃是虞朝的開國名將。但是其人雖有謀略,卻無遠誌。虞朝太祖病危時,曾遣人送過來一個空食盒。檀道濟見了食盒,慘笑三聲。留下一封遺書後,揮劍自刎。

後來太祖駕崩,文帝繼位。追封檀道濟為蔡王,極盡哀榮。雖然檀道濟身披顯宦,但是檀家本是寒門,再加上族中沒有拿得出手的人才卻也漸漸沒落了下來。或許是這樣應了中庸之道,檀氏一族雖然不複舊日滿堂朱紫的氣象,卻也平平安安的過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