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人的隊伍在崎嶇的山道間行進,黃鐸輕輕的擦了下額角的汗水,望向前方的眼神滿是憂慮。自駝馬道西去吐蕃,這真的能行嗎?
……
數日前,黑衣衛接到密報。北魏大舉入侵,興兵四十餘萬。李信接到線報後,便是徹夜未眠。
北魏入侵,兵鋒急進。大趙的精力被拖在了北疆防線,這對於乞活軍來看,似乎是一件好事。若是趁此機會,大肆攻伐!莫說是蜀地,就算是關中也有幾分占下的可能。但是接下來怎麼辦?!
北魏雖然幅員遼闊,但多是苦寒之地,人口卻是不多。如今興兵四十萬,卻已經算是半國之力。況且,草原胡人不事生產,所行之處必是殘垣斷壁,滿目瘡痍。如今大趙亦是舉國應對,稍有不慎便是國破之局!這個時候如果乞活軍再出來鬧事,隻怕就是真正的愚蠢了!
俗話說的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大趙兵敗,北疆再無可抗之兵。北魏鐵騎長驅直入,河北,河東,慶豐,半壁江山必定失陷。而後便是川陝四路,無論是什麼情況發生,對於李信來說都不是好事。
北疆一敗,若是京畿淪陷,北魏鐵騎長驅直入。乞活軍必定不能幸存,李信可不覺得自己這小胳膊小腿兒能強得過北魏。就算是僥幸贏了,川陝四路隻怕也是滿目瘡痍了!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就是,大趙遷都江左,李信趁勢席卷蜀地,重演三國分據之局。隻是一點,北魏的實力可要比曹魏更強!
第三種與第一個差不多,如果北魏占據半壁江山之後,便駐足不前。那麼蜀地便是邊疆,大趙朝廷一定不會容忍一個不安定的蜀地存在!
至於最後一個,則是李信心中一點個人情感。李信是一個漢人,而且還有齊恒晉文之誌。所以,不論是於公,還是於私,李信都不該對大趙北疆戰事進行打擾。看穿這一點之後,其他自然也就想明白了!
將麾下的一眾文武將臣叫在一起,李信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武士同,方元,傅青主三人皆是沉默不語。而一眾軍將則是興致盎然,有說席卷蜀地的,有說北上關中的。紛紛擾擾,就如同炸鍋一般!
羅興,田虎,黃鐸三人瞅了瞅,互相看了一眼。卻是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這個時候北上,絕對是壽星公上吊,找死!北魏有多強,他們幾個人心裏都有數。或許乞活軍日後可以不懼北魏,但是那絕不是現在!
別看乞活軍現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是因為乞活軍沒有遇到對手,如果要是遇到了北方鎮軍。
嘿嘿……那場麵也是有夠看的!
傅青主三人的考量則不一樣,乞活軍興起以來,固然對於世家較為苛責。但是乞活軍治下軍紀森嚴,選賢任能。隻要有才華,就不懼被埋沒。是以,別處的寒門子弟也有向乞活軍投靠的。
但是,如果李信趁勢攻取關中,蜀中。先不論李信能不能過了自己這一關,如此一來,乞活軍的名聲可就臭了!雖然名聲這種東西大多數的時候都沒什麼用!但是真當有用的時候沒有,也是個尷尬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