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騎士凶悍無比,羌族的騎士戰無不勝。但是,羌族的騎士人少!
想到這個問題,折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險些就犯下了大錯!”蒼涼的號角聲響起,正在交戰的騎士撤回,一支新的騎士衝上了戰場。
草原上的戰爭與漢人的戰爭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樣式,在吐蕃這裏還好,若是到了真正的草原上,那裏的胡人會告訴你什麼叫做真正的草原式戰爭。兩個部落間的戰爭可能會持續幾年乃至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羌族騎士繼承了先輩的戰鬥經驗,如同狼群一般環繞著自己的獵物,一有機會就上去撕咬一口。吐蕃人此刻臃腫的軍陣仿佛變成負累,再也沒有半點用處!望著眼前的戰況,紮德讚無奈搖頭,卻是將吐蕃人的騎兵派了上去!
羌族騎士騎著馬兒,手裏拿著彎刀向吐蕃騎兵衝去。兩個半月陣型排開,保持著足夠寬闊的陣列,相互衝擊而去。然後就是典型的草原風格,在交錯而過的時候努力奪取對方的性命。然後接著衝鋒!生活在艱苦環境中的胡人對於眼前這種形式的戰爭就如同本能一般熟悉,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對於馬兒已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步。
騎士們穿著淋了水的皮袍子,披散著頭發,仿佛是來自地獄中的惡鬼。不斷的從側翼襲擾著敵方,而後給予打擊。就如同狼群的捕獵一般,包圍著獵物,而後不斷的衝上去放血,直至敵人死去為止。
這已經不是戰爭,而是在比誰的血先流幹。
枯燥的戰爭無有半點樂趣可言,從天亮持續到天黑,這將是一場異常持久的戰爭!胡人生活的環境固然賜予了他們好鬥的性格與強健的體魄,但是殘酷的生存環境也使得他們很少向敵人發起決戰。散亂的製度無法使得他們像漢人一樣有著統一的指揮與統屬,所以他們隻有選擇像這樣的消耗戰。
一支支的羌族士兵被派了上去,一支支的羌族士兵被換了下來。這一場戰爭與其說是戰爭,到不如說是一場有著中場休息的擂台賽。若是將其中的聲音消去,簡直就是一場荒誕怪異的無聲電影。
與已經形成騎兵作戰體係的北魏不同,交戰的雙方並沒有形成該有的作戰體係。如果一口氣將所有的大軍都派上去的話,毫無疑問,這將會演變成一場混戰。而混戰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在漢人的戰爭中,鮮有百萬以上的戰爭發生。因為對於相當一部分將領來說,他們的指揮能力其實是有一定限度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將帥之分。將才並不一定不如帥才,甚至在小規模的戰爭中他能把帥才虐的麵目全非。但是帥才之所以是帥才的原因便是,他不是將兵之人,而是將將之人!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所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對於帥才來說,數十萬的戰爭才能堪堪顯出他的本事,上百萬的戰爭才能是他們的能力得到完全的展示!當然,能指揮百萬以上戰爭的人,從古至今,也就隻有那麼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