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說客(二)(1 / 2)

陳道細細聽完,含笑不語。望著李信的背影,眼眸中閃過絲絲思索。眼前這位主公,真的適合自己嗎?一個疑問爬上了陳道的心頭…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商隊徐徐而行,清澈的馬鈴聲在草原上回響。注視著前方不見邊際的草原,李信卻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這草原,委實太空曠了些!

雖然前世對於吐蕃有了些許了解,但是終究是浮於表麵。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身經曆一番後,李信對於吐蕃才有了一個模糊的概況。

當年鬆讚幹布崛起之時,東征吐穀渾,奠定了大吐蕃帝國的根基。而後引進了佛教與本土宗教苯教相結合,奠定了吐蕃的意識形態基礎。不過縱使是鬆讚幹布也沒有想到,正是因為他當日的這個舉動才給吐蕃帶來了長達數百年的亂局。

高地吐蕃自視高貴,篤信佛教,瞧不起諸族混雜的低地吐蕃。但可惜的是,篤信佛教的高地吐蕃空據山川之險,卻絲毫沒有外擴的心思,隻是一味的驕奢淫逸。底層部民固然受貴族壓迫剝削,但是佛教忍今生求來世的說法卻讓他們絲毫沒有造反的意思。

再加上吐蕃地產豐富,玉器寶石數不勝數。吐蕃部民的日子苦是苦了點,但還是活得下去。於是已經接近崩毀的體製,卻又因為這種奇特的地理環境而得以延續。

而低地吐蕃逐水草而居,生活困難了便去高地劫掠一把。進取雖然不足,但自守卻是綽綽有餘。於是高地低地之間雖然矛盾越烈,但是卻以這種奇特的生存方式持續著表麵的安定。

在外看,依舊是一個龐大的吐蕃王國,然而,實際上卻已經不堪一擊。與洋務運動時期的煌煌大清倒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李鴻章做了一輩子的裱糊匠,勉強糊弄了大帝國的樣子出來。結果卻是甲午年的戰爭中,被日本狠狠撕破,這時世界才發現,清國原來這麼弱!

如果說甲午前的清國還是二流國家的話,那麼甲午後的清國就徹底淪為被魚肉的對象。

眼前的吐蕃,就處於這種狀況之中。相對和平的外表,仿佛和昔日一樣強盛。但是骨子裏,已經爛透了!對於日本,甲午戰爭是一場國運相賭的戰爭。但是對於都督府而言,與吐蕃的一戰卻是連賭都算不上,充其量隻能是一顆絆腳石罷了。若是乞活軍士卒受不得高原反應,隻怕李信也不會在建昌帶那麼長時間。

無非就是乞活軍的底子不硬,所以李信這才來因勢利導做說客!畢竟,隻要自身的底子硬了,誰還閑著沒事玩合縱連橫。不然的話,直接平推了,豈不是更安穩!

咬了咬嘴唇,李信回過神來,卻是羌部快到了!

遠遠的看見一處部落,在陽光下顯得分外陰抑。幾個羌族戰士騎著馬兒過來,皆是張弓搭箭,長刀出鞘。商隊護衛見此,也是將手中的刀劍出鞘。劍拔弩張之氣隱隱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