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麵無表情望著眼前的戰場,指揮作戰的事情已經交給了黃鐸來管,而其他的東西在乞活軍較為完備的條件也能夠安然施行。所以,李信徹底的閑了下來!
嗯!說是閑了下來多少有點不合適,畢竟,李信現在還有一個吉祥物的工作要做。對,就是吉祥物。一軍主帥,他現在親臨戰場,要做的就是一個合格的吉祥物,一個能夠充分調動士卒士氣的吉祥物。
以往的時候,乞活軍的攤子沒有擺開的時候,李信經常是忙得摸不到北。如今,各個機構已經盡數排開。他這個主公卻是開始閑了下來,而現在……
“有點不習慣!”
或許是人總是賤的,在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渴望著空閑。如今一旦閑了下來,自己反倒是不適應了!
好吧!李信承認上一句是在說謊,如果不是稍退一步就身死族滅的話,他說什麼也不會這麼拚的。當然,即使是如此,也不耽誤他忙裏偷閑,就好比現在。
當親衛眼中帶著憧憬看著李信的時候,李信的大腦正在溜圈,也就是俗稱的開小差。他在想欽岩失敗的原因,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雖然在欽岩的眼中,這一次的戰役還是勝負未定,但是在李信眼中這一場戰鬥的結局已然注定。
……
這一次的戰爭對於欽岩來說,就是一次最大的失誤。
首先一點就是,用自己往日的經驗去揣摩乞活軍的行為模式,這導致了白牛部的戰士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決勝的機會。其次便是,雖然在帕裏草原上部落之間兵戈不斷,但是白牛部壯大至今,拿得出手的戰役卻是一個也無。
這個戰役並不是說打過的仗有多少,而是拿得出手的仗有多少。李信前世今生,都對一句話頗為欣喜。那便是“臨之於堂堂之旗,勝之於正正之師。”李信所喜歡的便是其中的堂堂正正四個字。
乞活軍崛起至今,與大趙官軍的決戰雖然多有奇謀。但是在最後決定勝利的關口,無不是打的堂堂正正的戰爭。夾穀一戰,玉古川一戰,簡州一戰,莫不如是!因為李信卻是明白一點,隻有從血戰廝殺中走出來的士兵,才可以作為日後匡扶根基的根本。
而且,從此世龍脈上來說,唯有堂堂正正才可以凝結出來龍氣。這不是說的別的辦法不行,而是龍氣至剛至大,運用陰私詭秘的手段彙聚出來的龍氣羸弱無比,幾乎不可能有長久的國運。
而紮德讚卻是不同,雖然白牛部在他的手中發展壯大,但是真要是說血戰的話還真是沒有。白牛部打的最多的便是低地吐蕃,而且是連戰連勝!
聽著好像是威武的不行,但是實際上卻是慘淡的可以。首先一點,那邊的低地吐蕃地處豐饒,四季溫暖,物產豐富。所以嗎?這民眾自然是缺了些野性。而且,佛教盛行,剩下的自然不需多說。諸多善信,在麵對如狼似虎的白牛部士卒的時候,哪裏還會有反抗的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