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早已決定的戰爭!”後世的史學家如此的說道。
當大夏皇朝的觸角伸到隴南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吐蕃諸部被乞活軍納入掌控的結局。經曆了時間的毀滅與歲月的擊打,曾經輝煌的吐蕃文明,已經連一絲餘輝都不曾剩下。
和漢家文明不一樣,即使在廢墟之上也能再度綻放出絢爛的鮮花。經久不衰,越是沉澱,越是醇香。
鬆讚幹布所創立的大吐蕃帝國,並沒有那般的底蘊與基礎。在仿若曇花一現的大吐蕃帝國之後,就是越發的沉寂,直至在這裏消失,殆盡。而後被一陣風煙吹散,不見……
所以,當漢人的觸角再度伸向這裏的時候,曾經輝煌的大吐蕃帝國,倒塌了!
——《逝去的吐蕃文明,隨筆》
後世史學家記載的如何,李信卻是不知,但是隴南此刻的結局卻是在他的預料之中。就如他與陳道所說的那樣,這是吊打,是一場大人打小孩的戰爭,雖然小孩非常的強壯,但是孩子終究隻是孩子。隻要輕輕的將他推倒,他就會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而在這個時候,所需要的就是一顆糖果。讓這個頑劣的孩童,破涕為笑,而後乖乖聽話的糖果。
李信是這麼想的,於是,自然也就是那麼做的。
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了草原上最強大的部族,而後詔告四方。數之不盡的部落派出使者前來表示自己的臣服,而後又派兵掃蕩了那些不願意臣服的部落。這是,宣威。
而後嚴明賞罰,公正至極,將戰利品公平至極的分配到那些胡部戰士的手裏,這是示恩!開放榷場,買賣物品,力求公正,這是利誘!
武力征伐,示恩與眾,開放榷場。在這樣的組合拳之下,遲暮的吐蕃文明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抵抗能力,就融入了乞活軍帶來的套套洪流之中。畢竟,沒有人會抗拒更加憂渥的生活。
李信望著已經變得熙熙攘攘的榷場,神色中閃過一絲自得。他在驕傲,他又驕傲的理由,他也有驕傲的資格!逆勢而起,一路反殺,到了如今已經有了真龍之勢。
換了旁人,哪個能夠做到如此的地步。或許有人會說,不過是趁大運而起,占了天命大運的福分罷了!但是,所謂潛龍,大運三年,能夠在三年間達到如此境地的,也就隻有李信一人了!
陳道看著李信臉上的那一抹自傲,嘴角卻是露出了一抹不甚明顯的笑容。這個主公一直都是精明強幹,喜怒不形於色。雖然聽取他們這些臣子意見的時候,虛懷若穀,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絕對是一個理想的主公。
但是,這樣主公固然是精明至極,對於他們來說,卻也是一個相當的壓力。而且,李信不經意間所流露出孤獨,也是令他們理解不能。大概,也隻有蜀王宮的那位主母能夠理解主公了!
如今這一次,卻是終於看到這位主公像人的一麵了!
……
榷場,
一家家店鋪林立,坊市相連,其間滿了叫賣東西的行客。雖然說是店鋪,坊市,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個有木柵圈起來的駐地罷了!像這些地方,隻有那些大部落出錢購置,才能夠擁有使用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