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從諫如流(1 / 2)

如此直白的說出來,可能會有一些傷人。但是,那卻是事實。

之所以如此篤定的說這些人不可能的原因就是,所謂驚世之才,自然便是因著他的才華冠絕史書,橫壓千古。具體人物便如張良,韓信,白起,孫武等人。在自己的領域皆是豐碑一般的存在,是後輩所向往青睞的對象。

諸葛亮隆中一對,三分天下江山。司馬懿潛伏爪牙,三國終歸於晉。這都是何等的英雄人物,隻是,這些人不是話本傳說,就是青史傳記!與眼前的這些人卻是有著相當的區別。

因為,他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在大趙的科舉樹上爬不上去了,所以才會來乞活軍這裏為官。哪裏又會有什麼驚世之才,隻要不全部都是奇葩,李信也就是謝天謝地了!

歸根究底,他們不過就是一批仕途上走投無路,恰好又看見乞活軍的要求水平夠低。於是自然就帶著試試看的心情過來了,不過對於那一把的酸儒儒生,乞活軍卻也是根本不客氣,隻有能夠從乞活軍的層層考試之中存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獲得授官。

經曆了這般的磨練,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個出色的官吏李信還不清楚。但是,就為人處事方麵,卻是個頂個的人精。最起碼,讓上司尷尬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去做的。

於是,看著他們識趣的起身,李信自然也是鬆了一口氣。

做臣子的最怕的便是無腦子的主君,而他們這些主君來說,最怕的就是將王朝社稷,普天黎民當初普通事情對待的臣子。前些的是臣子太慘,後麵的就是主君苦逼。

似大明的崇禎皇帝,本身才華就不說啥了,畢竟人家本來的專業就不對口,做的是藩王,不是皇帝。硬要他來當皇帝,隻能說一句話,強扭的瓜不甜。

但是,就算是人家人傻,你們一幫子大臣也不能把人家當作猴耍呀!國難當頭,一個個不思救國,反倒是想著去做新朝的順民。好生生的一個大明,愣是讓這幫君臣合力給弄翻了!

便是最後占了北京城的李闖王,也是隻能無奈搖頭,君非亡國之君,臣是亡國之臣!事即至此,便是聖君在世,也難有回天之力。

方元與傅青主先是行過一禮,而後就是近前道:“主公如今身係大局之安危,承萬民之重,萬望主公切莫再行白龍魚服之事。便是出行,也需要將護衛帶上。”

對於這兩個開啟了“忠諫”模式的大臣,李信也是無奈,隻能是滿口答應。畢竟,他們二人都是對於他這個主君的關心,才會這麼說的。不然的話,他們又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來衝他的黴頭。

但是,說歸說,聽歸聽,至於日後怎麼做,還是要到時候再看的。

看著李信擺出了這麼一幅虛心納諫的模樣,方元與傅青主皆是心中一歎。明白此刻李信根本是沒有把些事放在心上,雖然臉上一幅從諫如流的模樣,但是心裏卻是不知跑到了哪裏。可是真的從諫如“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