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殺意如潮,卻是隻能穩穩地壓在心中。
李信知道,自己在這個時候還是惹不起這兩個人背後的勢力的。不,說是惹不起其實是有些假,但是李信現在卻是不想再招惹一個虎視眈眈的勢力。畢竟,一個大趙就足夠讓他殫精竭慮的了!
可是,就這麼一個宰相之才在自己眼前晃蕩,這讓李信著實有些按捺不住呀。要知道,在這裏把他殺了,對於那位的打擊可是嚴重至極呀!
或許有人說,打天下考得不就是武臣嗎?一個兩個的文臣,殺了也就殺了。又能礙著幾分大局呢?沒錯,等閑而論,就是這麼回事。可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文臣武將,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個人,還是一個國朝的底蘊具現。殺了他們,其實就是在隱形的消弱整個王朝的潛力。比如說,那位堪稱是千古未有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就一個皇帝而言,他做的很好,嚴於律已,勤政至極。但是做一個國家的君王來說,他卻是相當不合格的!
對於君王而言,用人不拘好壞,但是就該有著為臣下頂缸的決心。其次就是寬容,對於臣子的錯處,要能夠寬容下來。這些是一個有為的君王必不可少的特質!
但是,偏偏崇禎皇帝缺的就是這兩點。雖然後世對於崇禎皇帝的褒貶不一,但是有一句話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刻薄。崇禎皇帝刻薄寡恩!不過,也確實是如此,十七年換了將近五十個大學士,這他娘可比青樓裏新人換舊人來的快得多!
作為崇禎皇帝擅殺的代價,大明皇朝的底蘊被他迅速的削薄。本來天啟年間打下的良好根基,卻是盡數毀於一旦。
……
就好比眼前的這個文士,命歸輔弼二星,乃是天生的宰相之臣。如果能夠得到這樣的人的輔佐,對於潛龍而言,那就是如虎添翼。同樣,如果能夠殺了他們,對於潛龍的影響也是極其嚴重的。
縱橫家或是陰陽家之中流傳的屠龍術,講的其實就是這麼一件事情。比如,潛龍將要收攏的文臣突然被殺,或是改投他處,對於他們來說,這將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
李信相信,隻要是將眼前這個人殺了,銀州的那位絕對會心疼的吐血。畢竟,黨項族人之中,可都是以著武勇居多,所以,關於智慧這方麵,多少都是有些欠缺。不過,這也不是說黨項人裏麵沒有聰明人。畢竟,對於一個民族來說,人才這種東西是絕對不缺的。哪怕是區區小國,也會有著一些個相當厲害的人物出現的。
隻是他李元謙不敢用罷了!
比如說,野利家的那個野利重光……
李元謙一族本屬黨項胡種,與前朝的時候歸附中原王朝,受封定難軍節度使,賜國姓。本朝太祖征伐北魏的時候,有因著保駕有功被封為夏國公。不過,這些也隻是表麵上的文章。看似光鮮,實際上卻不是那麼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