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管他去死(1 / 2)

何用看見孟珙臉上已然陰沉到了極點的模樣,心中打了一個突,卻是擔心孟珙遷怒到他的身上。雖然說孟珙為人一向是和善,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他不會在氣急敗壞的情況下做出什麼事情來。要知道,人可都是有病的。就像是後世你,殺人之前身體健康無比,殺人之後精神病就出來了。可見,所有人都是有病的,這一句話絕對不是虛言。

而是,川陝製置使孟珙與捧日廂指揮使趙炯之間存在的矛盾,他們可都是心知肚明的。本朝自打建立以來,將帥外出征戰一直都是文人領兵,所以監軍之類的自然也就是能免則免。畢竟,一幫子文人大爺如果是惹惱了,可是絕對不會給天子留臉的。所以,對於這種自取沒趣的事情,皇帝們是不會去做的。即便是安排監軍,也會安排一個與主帥有默契的存在。

不過,這隻是文官的特權,對於武將而言,就不是這樣的了。首先一條便是大小相製,至於什麼是大小相製,簡單說來就是在你的內部安排一個不受你控製的小團體。然後便是監軍,不過監軍來自天子,自然是需要維護天子的利益,所以說,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自找沒趣的。畢竟,古往今來,因為監軍吃掛落的主帥不少,但是同樣,因為主帥而掉腦袋的監軍同樣也不少。

而孟珙,將門出身的他自然是不拘門路,朝廷派來的叫譚振的監軍雖然說是個閹人,但是卻也作出了一切以他為首的樣子。對於這等的中官,孟珙自然是也不願得罪。畢竟,有趙一朝宦官轉武資做個遙郡節度使之類的也不算是稀奇。

所以,對於孟珙來說,最是令人煩心的便是孟珙所領的捧日廂禁軍。捧日廂禁軍在如今大趙的禁軍體係之中屬於上三位的禁軍之一,跟著普通的禁軍根本不能夠相比。所以,即便是孟珙領了製置使的差遣也隻能勉強的驅使捧日廂的禁軍。畢竟,捧日廂的禁軍可是受著殿前司三衙官軍節製,跟他一個勉強上任的製置使根本就不是一個畫風的東西。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是北軍係的武官,而是趙炯則是出自京營係,兩者天生就不怎麼對頭。尤其是,他如今還跳入了當今樞密使的樊牢之中。桓韓二人,分駐兩府,在如今的朝堂之中乃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這不僅僅是因為當初先帝的托孤,更是因為他們那鐵打的功勞。

當年北魏南侵的時候,國朝上下是一片哀聲,朝堂之上更是一片議和遷都之音。此時,唯有三人主戰,將滿朝的風雨壓下,挑起了那幾乎是要塌掉的大梁。果然,北疆一戰好事數月,耗費錢糧無數,但是那一戰卻是打出了威風,有趙一朝第一次在大麵上占取了勝利。此戰之後,朝中的那些舊黨盡皆失聲。他們沒有想到,這三位居然會是如此的猛人。

於是朝堂大局盡歸兩府三司,舊日的遺老之流更是沒有半點話語。可是如今,已經三年過去,釘上去的瘡疤也已經愈合。朝堂之中的遺老們自然是不甘心眼前的現狀,他們想要保持更多的權柄。而想要做到這一切,就需要將桓韓兩人驅逐出兩府。可是想要驅逐功大之人又如何容易,於是他們看重了這一次的李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