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各自心(1 / 3)

徐昭兩眼眯成了一條縫,瞅著坐在自己麵前苦心思考的上官飛凰,心中的得意化作了笑意顯露在了臉上。她知道,眼前這個女人動心了!

她們都是女子,自然明白女子的不易。一個小女子自幼攻讀四書五經,即便是學得再好,到最後也免不了一條路,嫁人。嫁人之後的生活如何自是無需多言,若是許得了一個好良人,未來幾年的日子或許會好過一點。但是,若是攤上了一個奇葩,那可就真真是紅顏薄命的寫照了。

別的不說,有唐一代長孫無垢身為一代賢後,到最後不也是死的不明不白。宮人皆知道皇後娘娘乃是暴斃而死,但是誰又知道一向是身體安康的長孫無垢怎麼會因為一點點的小病就會突然暴斃。其中的種種,又有誰可以說清一二呢?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身居長安便已經是極為艱難的事情,更何況是住在皇宮之中,一代顯赫的王朝,其中最是輝煌的地方就是他的都城所在。但是,這裏同樣是承載了一個王朝最深邃的黑暗。

古往今來,後宮妃子勾心鬥角,為了爭得君王寵幸可是奇招迭起。有漢一朝,呂雉為政,即便是身為後來漢文帝的代王劉恒,也是在其母薄姬的保護下才在呂雉的手中逃得一命,戚夫人更是被養成人彘。其中的狠毒,其中的心機,可不是三言兩語所能夠說得清的。

男兒可以為將,男兒可以為官,男兒可以浪跡江湖,做一個豪傑俠客,男兒也可以隱居山中,做一個仙人羽客。但是,女兒呢?十載教養,而後就是相夫教子,最終是在深宅大院之中度過一生。如此的際遇,未免有一些太過可悲了吧!

自然,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起來反抗的女子,但是結果如何就不必我等多說。先不說淒慘與否,都是一個晚年淒涼卻是萬萬免不掉的。李清照才情如何,無論是胸襟還是氣魄都遠勝其夫趙明誠。一手夏日絕句更是令南北兩宋滿朝的士大夫羞慚,可是那又如何,對於他而言,依舊是免不了晚景淒涼的結局。

這個世界,對於她們女人永遠都是有著一層永世不可逾越的隔閡。

徐昭今日說出要辦女學,其實並不是空口白話,也不是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而是她真真切切的想到了,想到了這件事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對於她來說,她需要在意的事情其實並不多,頂多就是兩個人。一個是她的夫君,另外一個就是她的子女。正如古代說出那一句“父唯一,而人盡可夫”的女子一樣,對於她而言,夫君才是第一位需要重要的,至於其餘的,全部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兒子沒了可以再生,夫君若是沒了,那可就真的沒了。

所以,到了現在這個時節,她也是已經知道,需要她在政事上插手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隨著大夏定都長安,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在內閣的推動下緩慢而又有序的進行。李信將治權下放到了官員的手裏,內閣的首相可以憑著這一份治權盡書胸意,在這一份諾大的藍圖上揮灑他們的才情與智慧。宰相的權力,在這一刻真正的達到了三代之時的宰相權位。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手裏麵掌握著行政權的宰相,已經相當於一個實際的皇帝。當然,這個皇帝存在著限期,但是那又如何,皇帝的權柄終究是皇帝的權柄,即便是東京兩府六相加在一起,也不過是與大夏的首相權柄相同罷了。

宰相的權重了,皇帝的權自然也就是輕了。說輕了或許有些不恰當,但是,皇帝比起以前卻是要清閑了。皇帝一清閑,需要她這個後妃動手幫助的東西就實在是不多了。而且,雖然說大夏沒有後妃不得幹政的說法,但是她一個婦道人家總是參與國事對於她的夫君而言,終究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她並不打算這麼做。那麼這樣一來,她就真的閑了下來。或許,管理後宮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想法,但是實際上,她卻沒有後宮需要管理,因為她的夫君實在是太過潔身自好了。普通的男人有了李信這樣的權位,且不說後宮佳麗三千了,最起碼三宮六院要補齊吧。但是,對於李信而言,她做到了一個極致。因為自從李信崛起以來,除了設了她一個正宮以外,就再也沒有設過別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