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誰家是來誰家非(1 / 3)

兩人順著城門,一路走上了長安城的城樓。作為一個古都的城牆,長安城深深地印刻著歲月的痕跡。就在這些痕跡之中,他們記載了中原王朝千年進程。

隻是,時隔千年之後,這一座古老的都城再度迎來了新的變化。

雖然此時的大夏尚且平靜,但是戍守京都的士卒卻是沒有一個放鬆。每一個人都在認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軍伍來往間,更是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這一幕,讓宋喬的心中很是沉重。

除此之外,城牆上還有一個又一個的炮樓,裏麵盛放的毫無疑問就是如今大夏引以為驕傲的火炮。宋喬有心進裏麵看看,但是令人萬分遺憾的是,這些個地方,是禁止外人進入的。不得已,宋喬隻能遠遠地在外麵觀望一段時間,然後無奈離去。

這是的士卒沒有敬畏,或者說他們沒有對儒生的敬畏。對於他們而言,他們敬的是君王,是名將,他們畏的是軍法,是懲罰。這一幕,在東京城裏簡直是不可置信的。須知道,東京城裏的官兵隻要是看見穿青衣的,手上基本上也就是軟了下來。而這一幕,在這裏是根本難以看見。

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宋喬揮手攔下了一架馬車。

四輪馬車樣式新穎,而且比以前的兩輪馬車要舒服很多,在東京城裏,倒也是豪奢之家的一種新時尚。隻是不知道,那些豪奢在享用這些個享受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些東西全部都是來自於敵國。

想來,他們是不會想的。

公共馬車,這是一個不算是新穎的詞彙。在東京城裏,也是車馬行用來租借馬車,但是那終歸是不成體係。而在這長安城,順風行的公共馬車卻是人盡皆知。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就在大街上。

這是順風行的掌櫃為了招攬生意想出來的一個法子,當初的時候四輪馬車賣的不太火,順風行的掌櫃當時靈光一閃就想出來了這麼一個主意,將一部分四輪馬車派出去當公共馬車使。後來順風行的生意逐漸變好,也沒有將這公共馬車的生意停掉,雖然說賺錢不多,但是不還有一句話叫做“聚沙成塔”不是。

於是乎,這公共馬車便在這個長安城裏留了下來。到了如今,倒也算是長安城的一個特色所在。“這位客官,您要去哪兒?”車夫熱情的招呼著。宋喬一愣,而後道:“你拉著我們在長安幾處知名的地方轉轉!”車夫從馬車裏撈出了一個木梯,放在了馬車旁,然後示意宋喬兩人上車。

宋喬看著車夫熟稔的動作,眉眼中不禁是流出了些許的好感。這長安,倒是真有些門道,且不提文風什麼的,就單單隻是這一副做派,就可以知道這大夏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貨色。畢竟,見微知著,可從來都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最起碼,朝中的大臣們若是純粹以蠻夷或是盜匪的眼光來看大夏,絕對已經是不合時宜。

車夫驅策著馬車往前,口中則是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聽著前方喋喋不休的話語,宋喬的臉上倒是流出一絲驚愕。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個看似老實憨厚的車夫居然還是一個這麼健談的人物。

話匣子一旦打開,再關上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徐三口中說著不停,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長安人,他有資格說這麼多。雖然說他並不是什麼上的了台麵的人物,也不是什麼包打聽,但是有親身經曆之人口中所說的話語,卻是要比所有的史學家加在一起都要可靠。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親身經曆的,這一場變革,也是有著他們的印記在其中。盡管微小,好似草芥一般,但是卻不可忽略。

因為正是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才構成了一個又一個璀璨文明的根基。

“要說咱們陛下,可真是不得了的人物。往日裏關中大族暗中苟合,即便是趙家朝廷裏來人也是沒用。可是如今換了今上,那可就真是了不得了。前些日子,陛下以土地校檢司清查天下田畝,可是狠狠地給了那些大族一刀。你道是為何?開皇元年的時候,內閣下令官紳一體納糧,一眾的世家大族心中不願,隻是報上了些許田畝,搪塞應付。待到陛下清查天下田畝的時候,他們看著自家的那些個隱田可就是傻了眼。聽說涇州那邊,有一個雷家,想要鼓動鄉民造反。你道結果如何,兩百大軍過去,所有鬧事的就被拘束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