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大同否,我知其一(1 / 3)

蘇致遠很冷靜,作為一個家族的繼承人,他很少有不冷靜的時候。即便是家中的長輩,或是別處的長輩見了他之後,多半都會說一句,“這孩子太過穩重,簡直就不像他這個年齡當有的模樣。”或者是,‘此子日後必有大器’之類的雲雲。

但是這一刻,陪伴了他二十多年的冷靜被他盡數的拋在了一邊。去他娘的冷靜,老子現在需要靜靜!

已經除了皇城的宮門,蘇致遠仍舊是沒有從恍惚中返過神來。今日所經曆的一切,雖然他在來之前已經有了細微的揣度,但是真正遇到的時候他還是止不住的顫栗。或許有人會說這是葉公好龍,盡管這實際上也是葉公好龍,但是當一個你想象了許久的景象突然來到你麵前的時候,能夠坦然接受的恐怕隻會是少數。

蘇致遠努力的呼吸了一下,將眼前有些晃動的世界變得平靜。而後便聽得一個聲音響起,“賢侄,你今日怎麼如此不智!須知道,這天家的事是你能夠摻和的嗎?”絮絮叨叨的話語響起,蘇致遠憑著聲音認出了來人是誰。

這人姓林,與蘇家有些姻親,真要論起來的話還是他的表舅。隻是,這眼界著實是低了些!

“賢侄,不是我說你,你今日怎麼就那麼不智呢?”絮絮叨叨的聲音響個不停,蘇致遠兩抹好看的眉毛微微擰起。而後對著林姓之人道:“表舅,你可知道天下第三是什麼?”

林姓之人一愣,顯然不知道蘇致遠在說什麼。蘇致遠看了林姓之人一眼,眼中流露出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色彩。天下第三是什麼?天下第三是君,天地君親師的君!連這些東西都看不透,居然還說他的不是。真真是冬蟲不可與夏草言冰!

說罷,也不看林姓之人的臉色,徑直邁步走開。

李信的想法他不知道是好是壞,但是他知道李信本身沒有惡意。至於其餘的,他也不清楚。但是,與著眾多的商賈不同,那就是他自認為將自己擺在李信那樣的地步,他是斷然做不出李信這麼大的事情的。而且,還分疆裂土做了一方之主。若是他的話,能夠撐到朝廷招安,便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至於和李信相比,咱別開玩笑了行嗎?一群連自己都比不上的人,還想去分析李信的想法,欺負人都不帶這麼玩的!

……

伴隨著寒冷的隆冬,開皇二年即將畫上句號。

耕種的農人,行腳的商人,遠遊的士子,都即將迎來一年的終結。在離年末還有十五天的時候,武監和女學破天荒的放了假。本地的生員在心中的思念下回了家中。而外來的生員則就沒有了這麼好的命運。畢竟,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揮霍,於是乎,一群失意人們隻能在武監裏呆著,然後抱團取暖。

且不提這些令人同情的可憐人,驛館之中的宋喬卻是陷入了焦躁之中。焦躁的原因很簡單,他被留在這裏了!雖然說出去令人費解,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他宋喬,從一個出使的使臣,變成了駐守在大夏的使臣。

天!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宋喬並不知道其中的內幕,雖然說對於留在夏國沒有多少排斥,但是真當這件事輪到他的時候,他的心情是無法言語的。畢竟,總感覺跟開玩笑似的。當初的時候,他來這裏本來就隻是在這裏要個說法,然後回去交差。但是,當他得到回報的時候,京畿卻是傳來了消息。說是他處理的不錯,朝廷也需要在夏國有個耳目,然後就讓他常駐了。

當然,這個說法在大趙是正旦使和生辰使,可是,李信今年的生辰已經過去,正旦還沒有到來。真要是按照朝廷裏的意思辦,他宋喬可真的要在這裏帶上七八個月了。

你他娘的在逗我!破天荒的,宋喬生出了這樣的心思。

雖然說出使呆上七八個月並不罕見,蘇武更是在草原上呆了整整二十年,但是,這卻不意味宋喬也喜歡在這裏呆著。這些日子裏呆在長安,他也知道了一些事情。比如,每日出門的時候都會有暗子跟著,再比如,每日驛館前更是有車馬候著,就等著他出門。盡管知道這是使臣必須要接受的待遇,但是他還是不怎麼舒服。但是,這是內閣的安排,他一點點辦法都沒有。